[实用新型]一种伞形盲人识别避障拐杖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0576.X | 申请日: | 201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宋艳玲;金伟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立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A61H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况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模块 测试区域 短信推送 语音模块 避障 伞形 拐杖 单片机控制模块 单片机模块 报警模块 分时检测 开关设置 示警模块 智能拐杖 自动打开 超声波 设置键 播报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形盲人识别避障拐杖,开关设置键1,单片机控制模块2,四路超声波模块3,光感传感模块4,LED示警模块5,语音模块6,报警模块7,GPS定位模块8,短信推送模块9组成。超声波模块3由单片机模块2控制,采用分时检测对路况进行检测。语音模块6采取优先级的形式播报离盲人最近的区域路况,LED 5通过光感传感模块4在光线强度弱时自动打开,提醒过往的车辆行人。设置键1可以打开GPS进行定位并通过短信推送模块9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家人手机上。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超声波互相之间的干扰,并将路况测试区域比普通智能拐杖的路况测试区域扩大了两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人识别避障拐杖,具体地说是一种涉及超声波分时检测原理的智能盲人识别避障拐杖。
背景技术
没有视觉感知力的盲人在出行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需借助拐杖来探测路况,传统的拐杖没有任何智能功能,在生活节奏较快的当下,盲人使用传统拐杖存在很多隐患,一款能帮助盲人更好识别避障的智能拐杖有很大意义。
在公开的智能盲人电子智能拐杖专利中,采用一个超声波模块进行测距,测距范围较小,盲人需要多次点击路面来试探范围以外的区域,无法通过拐杖准确知道前面的路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将测距范围扩大2倍以上的伞形超声波四路测控盲人识别避障拐杖。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有单片机控制模块,四路超声波模块,光感传感模块,LED示警模块,语音模块,报警模块,GPS定位模块,短信推送模块和设置键。其中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型号STC89C52RC,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数据,采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和外部中断实现超声波的准确发送和接收,采用单片机I/O 口模拟串口,传送语音合成数据;四路超声波模块使用超声波测距模块US-100,超声波测距的方法为渡越时间法,不断发射超声波脉冲,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接收换能器接收,根据声速及时间差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光感传感模块主要采用光电传感器EE-1003,进行夜晚光判断;语音模块主要采用语音芯片ISD4004,吐字清晰;GPS定位模块采用型号mini neo-6m。
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障碍物的距离检测,语音提醒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系统采用伞形微颗粒超声波模块,四路超声波发射和接受装置,根据单片机的频率将四路超声波按分时检测方法,各路检测时间间隔2μs,不断地交替重复发射和接受并将最新的反馈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语音模块和报警模块做出相应的回应。设置键控制GPS定位模块获取位置信息,通过短信推送模块发送消息。LED示警模块根据光感传感模块自动控制 LED灯亮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四路超声波探测技术,防止各路检测超声波之间的相互干扰,测试的距离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以上;设置键能够一键推送位置信息给手机;LED示警模块可提醒来往车辆与行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架电路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3D俯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所示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进行测距的盲人自动避障系统,该系统具有语音提醒功能,灯光示警功能,GPS定位和短信推送功能。由开关设置键1,单片机控制模块2,四路超声波模块3,光感传感模块4,LED示警模块5,语音模块6,报警模块7,GPS定位模块8,短信推送模块9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立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立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