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分水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238.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峰;周俊;丁冰;葛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C07F7/1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332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乙氧基硅 丙基 硫化物 分水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分水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是一种重要的硅烷偶联剂,其广泛使用于橡胶等众多行业。硅烷偶联剂是继有机硅三大产品一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之后的第四大类有机硅产品,其在有机硅工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己成为现代有机硅工业、有机高分子工业、复合材料工业以及相关高科技技术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配套化学助剂,由于该产品不断攀升,因此该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的制备,是通过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多硫化溶液在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发生的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会产生氯化钠,最后形成盐水排出。
目前,是直接在反应釜静置分层,然后从反应釜将盐水层放出。其缺陷在于,反应釜是圆底,底部面积巨大,不能彻底的将产品和盐水分离,产品中还留有一部分盐水,影响后续离子交换树脂对产品的处理效果。采用分水釜分离后,可以将盐水与产品有效分离,使得进入后续处理的盐水大大减少,有利于后续处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分水优化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分水优化装置存在反应釜是圆底,底部面积巨大,不能彻底的将产品和盐水分离,产品中还留有一部分盐水,影响后续离子交换树脂对产品的处理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分水优化装置,包括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初步分水用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下端经管道分别连接分水釜和盐水桶的上端,所述分水釜下端经管道连接至盐水桶的上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分水釜底部是圆锥型,有利于盐水层的聚拢,从而更有效的将盐水与产品分离并且减少产品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利于后续离子交换树脂的对产品的处理,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包括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初步分水用的反应釜1,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釜1下端经管道分别连接分水釜2和盐水桶3的上端,所述分水釜2下端经管道连接至盐水桶3的上端。
所述反应釜1、分水釜2和盐水桶3的容积均为0.1~100m3。
所述装置内物料的转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泵、正压、负压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盐水从反应釜1初步分离,盐水进入盐水桶3,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进入分水釜2后,在分水釜2内继续进行二次分离,二次分离的盐水进入盐水桶3,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再进入下一道工序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和盐水分离,减少盐水对后面工序的影响,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是有针对性的处理设备,分步将产品和盐水有效分离,经此装置分离可得到低含水量的产品,有利于离子交换树脂的正常使用,提高产品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水溶脱色罐
- 下一篇:自适应电动双控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