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牡丹、芍药等肉质根植物种植的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175.4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球;夏星;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牡丹 芍药 肉质 根植 物种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卉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牡丹、芍药等肉质根植物种植的花盆。
背景技术
牡丹和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素有“花王”、“花相”的美誉,象征着富贵荣华,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牡丹和芍药的根系为肉质根,怕旱忌涝,要求土壤通气性良好。牡丹和芍药通常采用露地栽培观赏,这是因为牡丹和芍药在传统花盆中进行盆栽观赏时很难展现其优良的观赏特性,这主要与水分控制不当有关。当盆栽植株需要水分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上部浇水,浇水过多则容易烂根,而浇水过少则水不容易渗到根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浇水量很难掌控,这也使得植株不是受到涝害就是受到旱害,难以正常生长,也因此大大限制了牡丹和芍药等肉质根花卉的生产和发展。因此,发明一种适于牡丹、芍药等肉质根植物种植的花盆,这种花盆既能让普通百姓容易掌控浇水量,又能使得根系周围土壤通风透气而有利于植株生长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牡丹、芍药等肉质根植物在传统花盆中种植时,采用上部浇水容易出现土壤板结、水不易下渗,以及浇水过多且排水不及时容易造成烂根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于肉质根植物生长的花盆,其盆体由上部生长区和下部蓄水区两部分连接构成,下部蓄水区的底部及侧壁封闭,在生长区和下部蓄水区连接处的盆壁上设有孔洞;在花盆上部生长区内嵌一个浇水管道,该浇水管道从盆体外部延伸至盆体中部。
进一步地,上部生长区与下部蓄水区的连接处设计为环状结构,称为连接环,上部生长区与连接环的外径相接,下部蓄水区与连接环的内径相接;连接环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在连接环上均匀或不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中,盆体下部蓄水区为封闭型,因而增加了花盆的整体高度。在花盆上部生长区内嵌一个浇水管道,从花盆顶部延长至花盆中部;在花盆上部生长区的底部与下部蓄水区的交界处环绕一圈孔洞。当植株需要浇水时,采用在花盆上部生长区内嵌的浇水管道将水运输至花盆中部,待盆土吸足水分后,一部分水储蓄在花盆下部蓄水区,过剩的水经孔洞排除花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浇水管道进行浇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有利于根系周围土壤直接有效地吸收水分;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部蓄水区,可使花盆内植物的肉质根在水分不足时能够及时吸收底部水分,减少了浇水的次数;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排水孔洞,不仅可以根据下部孔洞的溢水量来确定浇水量(当大部分排水孔洞都开始有渗水时即可停止浇水),而且还能够使得根系周围土壤通风透气,有利于植株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外观示意图。
图中:1,上部生长区;2,下部蓄水区;3,浇水管道;4,连接环;5,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适于肉质根植物种植的花盆由上部生长区1、下部蓄水区2、浇水管道3、上部生长区1的底部与下部蓄水区2交界处的连接环4以及连接环中的孔洞5组合而成。其中,下部蓄水区2为封闭型,浇水管道3内嵌在花盆上部生长区1,从花盆顶部延长至花盆中部。当植株需要浇水时,从上部生长区1内嵌的浇水管道3进行灌水,水会随着浇水管道3一直流至盆中部,即根系密集区,待盆土吸足水分后,一部分水储蓄在花盆下部蓄水区2,过剩的水则经花盆上部生长区1的底部与下部蓄水区2交界处的一圈孔洞5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蓄水型花盆
- 下一篇:一种山药浅生栽培定向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