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芯片的吸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0124.1 | 申请日: | 201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683 | 分类号: | H01L21/683;H01L21/687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吸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小芯片的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行业中,需要将芯片上的芯片承载膜取下后,再对芯片进行后续的加工操作;现有的小芯片的吸取方式大多采用如下的方式:吸取平台固定不动,使用真空把芯片的承载膜固定在吸取平台,使用顶针把芯片顶出以实现,芯片与膜的脱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在芯片顶出的过程中由于芯片与膜的之间有膜的粘力影响,很难脱离,仅管有的采用了更小的顶针锥度和更强的真空,但是这样会导致芯片收到更大的外力致芯片破裂,速度也无法提升,从而给实际的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芯片和芯片承载膜易分离,且吸取速度快的小芯片的吸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芯片的吸取装置,包括吸取平台和顶针;所述吸取平台上设有若干个真空孔,用于吸附芯片;所述吸取平台的中部开有回型真空槽,且回型真空槽的内外边界的形状均为正方形,上述外边界的面积比芯片大,内边界的面积比芯片小;所述回型真空槽内还设有顶针,用于将芯片顶起。
优选的,所述内边界的面积为芯片的1/2。
优选的,所述顶针位于回型真空槽的中心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小芯片的吸取装置,其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利用回型真空槽使得芯片和芯片承载膜之间实现了预脱离,芯片与芯片承载膜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粘性降低,再利用顶针将芯片快速便捷的顶起,可以有效提高芯片与其承载膜的脱离效率,提高单位时间的产生效率同时提高芯片的贴装精度,减少芯片角落的破损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取平台;2、顶针;3、真空孔;4、回型真空槽;5、芯片;6、芯片承载膜;40、外边界正方形;41、内边界正方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芯片的吸取装置,包括吸取平台和1顶针2;所述吸取平台1上设有若干个真空孔3,用于吸附芯片;所述吸取平台1的中部开有回型真空槽4,且回型真空槽4的内外边界均为正方形,上述外边界40的面积比芯片5大,内边界41的面积比芯片5小;所述回型真空槽4内还设有顶针2,用于将芯片5顶起;所述内边界正方形41的面积为芯片5的1/2;所述顶针2位于回型真空槽4的中心处。
实际的操作方式如下所述:
首先第一步,将吸取平台的真空打开,利用吸取平台上的真空孔将芯片承载膜固定在吸取平台上,此时芯片在上,芯片承载膜在下;利用设置在吸取平台上的回型真空槽吸取芯片承载膜,由于回型真空槽内外边界均为正方形,而且外边界的面积比芯片大,内边界的面积为芯片的1/2,这样在利用回型真空槽对芯片承载膜时,位于回型真空槽下方的芯片承载膜的一部分向下脱离,实现了芯片和芯片承载膜的预脱离,芯片与芯片承载膜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粘性降低。
第二步,吸取芯片的吸取头接触芯片上表面并打开其真空,使得吸取头和芯片上表面相连。
第三步,吸取平台的中心的顶针顶出,芯片与吸取头一起向上运动,芯片承载膜在吸取平台真空的作业下,从芯片四周继续脱离, 此处,由于之前的第一步中的预脱离,使其二次脱离受到的粘力更小,芯片与吸取头之间的位移更小,以保证上片的位置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小芯片的吸取装置,其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利用回型真空槽使得芯片和芯片承载膜之间实现了预脱离,芯片与芯片承载膜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粘性降低,再利用顶针将芯片快速便捷的顶起,可以有效提高芯片与其承载膜的脱离效率,提高单位时间的产生效率同时提高芯片的贴装精度,减少芯片角落的破损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太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芯片的吸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检测辅助用锁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