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轮椅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067.7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毛军财;吴忠兴;王成晓;陈志慧;王丙佳;金明生;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A61G7/057;A61G5/00;A61G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林蜀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板 折叠装置 扶手板 折叠板 铰接 坐板 扶手折叠 康复轮椅 翻折 啮合 本实用新型 齿轮齿条 侧面 轮椅床 折叠的 扶手 滑轮 电缸 腿部 轮椅 出行 驱动 转换 | ||
一种康复轮椅床,包括机架,机架下方设有滑轮,在机架上设有腿部折叠装置、背部折叠装置、扶手折叠装置;其中背部、腿折叠装置包括中心板及两侧的折叠板,中心板与机架铰接,两侧的折叠板与中心板的侧面铰接,通过电缸推动中心板的翻折和折叠板向中心板的收折;其中扶手折叠装置包括坐板及两侧的扶手板,坐板固定在机架上,两侧的扶手板与坐板的侧面铰接,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驱动扶手板的翻折。本实用新型轮椅床分为背、腿、扶手三大部分,每部分又有折叠的两侧,结构合理、稳定性好,能够实现床和轮椅的转换,方便了老人\病人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形康复轮椅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老人人口数量、腿部残疾人士以及医院病人越来越多,同时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市面上出现了众多为老人、残疾人和病人提供便利的医疗床。
病人、残疾人以及老人是不愿意每天都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的,多到外面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以及老人和残疾人心理的健康;另一方面,一些病人经常需要往返不同的检查室;上述对于患病较为严重或者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说,其离开病房只能借助轮椅的帮忙,但是在把病人从病床上往轮椅上转移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耗费较多人力,更重要的是,一不小心的话还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现有技术中有部分病床在床底部安装有滚轮,如在手术或者急救时都会用到这类活动的病床,但是这类病床占用空间大,行动笨拙,使用不便;而市面上的理疗床大多能实现升降、翻身等功能,但没解决上述方便病人走出病房的问题的;同时市面的带滑轮的病床都只是在功能上实现病床的移动,并不能在形态上实现病床和轮椅的转化,使用者出行会受到门尺寸的制约,不方便出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康复轮椅床,这种轮椅床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轮椅床,包括机架,机架下方设有滑轮,在机架上设有腿部折叠装置、背部折叠装置、扶手折叠装置;
其中背部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背板及两侧的折叠背板,中心背板与机架铰接,两侧的折叠背板与中心背板的侧面铰接,在中心背板的下方纵向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配合,在第一滑块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折叠连杆与两侧的折叠背板铰接;机架纵向上铰接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与第一横杆通过第一连杆铰接,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通过第二连杆铰接,第二横杆两侧设有平衡滑轮,第二横杆两侧纵向上铰接有平衡滑杆,平衡滑杆与机架下方的滑块配合,第一横杆与第三横杆通过第三连杆铰接,第三横杆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滑块纵向上与第三横杆铰接有第四连杆,第一横杆与背板通过第五连杆铰接;
其中腿部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腿板及两侧的折叠腿板,中心腿板与机架铰接,两侧的折叠腿板与中心腿板的侧面铰接,在中心腿板的下方纵向上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配合,在第二滑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折叠连杆与两侧的折叠腿板铰接,第二滑块纵向上与机架铰接有第六连杆;机架上纵向上铰接有第二电缸,第二电缸另一端铰接于中心背板的下方;
其中扶手折叠装置包括坐板及两侧的扶手板,坐板固定在机架上,两侧的扶手板与坐板的侧面铰接,在扶手板的侧面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开设滑槽,在扶手板的上方设有齿轮,齿轮与两支齿条啮合,齿条末端设有滑杆,滑杆塞入与连接块侧面的滑槽与之配合,齿轮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折叠背部和腿部时,驱动推杆,推动滑块移动,使得两侧的折叠板向中心板翻折,推杆同时也带动背板和腿板向下向下运动,实现了病床向轮椅的转变;坐椅两侧的扶手由滑槽和滑块结构也实现折叠。
本发明轮椅床分为背、腿、扶手三大部分,每部分又有折叠的两侧,在背板翻折的同时,利用驱动的推杆带动平衡轮滑动,使轮椅床保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术后恢复设备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产后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