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工器具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8516.4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9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津;许纹;刘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盈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2 | 分类号: | B25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39 | 代理人: | 殷炳蕾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工器具柜。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中,全国各大电力公司、光伏电厂、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等高压配电室或其他区域中都必须配备电力工作人员的一些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杆、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接地线等工具,要保持各种安全工器具的放置保证,加强安全带电作业工具的存储条件和管理,还得符合这些工器具的使用要求,就有了电力安全工器具柜,安全工器具柜可以很好的保证这些工器具的存放,还可以实现防沉、除湿、降温等功能。但现有技术中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柜由于分类性较差,当使用人员归还时,工器具的归还不到位的现象较为突出,导致错误归位后的安全工器具的维护周期与维护记录中设备不对应,需要人工进行筛选识别,大大降低了安全工器具柜应用效率,同时工器具柜中空间利用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工器具柜因使用人员在工器具归时还不到位,导致的工器具柜应用效率底,工器具柜空间利用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工器具柜,包括柜体、柜门、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柜体上部,所述柜门中上部设置有门禁锁,所述门禁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柜体内设有柜格,其中,所述柜格大小依据柜格内存放工器具规格进行设置,所述工器具绑定有标识信息;所述柜格内设置监测器,所述监测器还包括状态指示单元,所述监测器与柜体内的控制器并行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柜体上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柜体内部的柜格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滑道,活动隔板通过所述滑道对柜体内部进行空间分隔。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器为ID卡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单元为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监测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器具柜还包括声报单元,所述声报单元与每个监测器连接,所述声报单元为蜂鸣器和/或语音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工器具柜还包括无线通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设备为无线3G/4G网卡。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锁为密码锁、指纹识别锁、人脸识别锁、虹膜识别锁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工器具柜中柜格大小依据所存放的工器具的尺寸柜格进行设置,从而可以最大化的节省工器具柜中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所述智能工器具柜中的每一个柜格中有对应的监测器,柜格中存放工器具与监测器唯一对应,进而实现对存放工器具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器的监测状态通过监测器的状态指示单元进行视觉监测表达,已提醒归还者归还是否规范正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工器具归还时随意摆放而导致的错误归位后的安全工器具的维护周期与维护记录中设备不对应,需要人工进行筛选识别,大大降低了安全工器具柜应用效率,同时工器具柜中空间利用率也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工器具柜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工器具柜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工器具柜100,包括:柜体101、柜门102、电源103,所述电源103设置于柜体101上部,所述柜门102中上部设置有门禁锁104,所述门禁锁104与所述电源103连接,所述柜体101内设有柜格105,其中,所述柜格105大小依据柜格105内存放工器具109规格进行设置,所述工器具109绑定有标识信息(图中因遮挡未示出);所述柜格105内设置有监测器106,所述监测器106还包括状态指示单元107,所述监测器106与柜体内105的控制器108并行连接,所述控制器108设置于柜体101上部,所述控制器108与所述电源10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门禁锁104由工器具柜100管理人员负责解锁管理,或者由使用小组组长负责解锁管理,所述工器具柜100管理人员或组长根据日常工作安排或者紧急任务通知,负责开启工器具柜100柜门102,由工器具使用人员进行工器具109的取用,所述门禁锁104可以是普通的电子密码锁,优选使用指纹识别锁,人脸识别锁或虹膜识别锁。门禁锁104通过电子控制装置实现锁具的打开和关闭。上述生物识别锁,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认证,并保留解锁人员的有关信息,具有追溯性,使的工器具管理更加规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盈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盈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8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高温高效热床
- 下一篇:毛刷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