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8131.8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谭洁;李恒;张国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放大器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板,属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领域。
背景技术
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中,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一般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零散的电子元器件在面包板上通过导线进行搭建,在搭建电路时,由于学生疏忽大意而导致电路出现短路或断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搭建起来的电路不易进行测试,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板,通过设计并制作PCB板,将零散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并留出相对应地测试孔,便于将其他实验设备接入实验板及对该实验电路进行参数测试。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板,包括若干个测试端、电位器Rw、电阻Rb、Rc、RL、电解电容C1、C2、3DG6三极管;
测试端1为输入端ui的正极,测试端1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同时与测试端4和3DG6三极管的基极连接,3DG6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电解电容C2的正极和测试端6连接,3DG6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输入端ui的负极连接,输入端ui的负极与测试端8连接,测试端8为接地端;测试端3依次通过电阻Rb、电位器Rw与+12V电源端连接,+12V电源端为测试端11;测试端11通过电阻Rc与测试端5连接,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输出端uo的正极连接,输出端uo的正极为测试端7;测试端9通过电阻RL与测试端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根据实验原理图,在实验板上通过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即将测试端3和测试端4用导线连接,测试端5和测试端6用导线连接;
(1)静态工作点测试:通过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2V直流电,将万用表调至直流电压档,并将其红表笔接入测试端6,黑表笔接入测试端2或测试端8,通过调节电位器Rw使万用表上的显示的值为7V,然后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拔至测试孔4,并记录此时万用表上显示的值;
(2)测量电压增益:在测试端1和测试端2接入函数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在测试端1和测试端7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在示波器上观察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用交流毫伏表接入测试端7和测试端8测量输出电压的值,并记录测量结果及波形;
接入负载电阻RL,即将测试端7和测试端9连接,测试端8和测试端10连接,然后在测试端1和测试端2接入函数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在测试端1和测试端7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在示波器上观察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用交流毫伏表接入测试端7和测试端8测量输出电压的值,并记录测量结果及波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板,通过设计并制作PCB板,将零散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并留出相对应地测试孔,便于将其他实验设备接入实验板及对该实验电路进行参数测试,学生只需按照实验原理图对实验板上的电路通过导线连接,并接入实验设备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给其进行评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各标号:1~11-测试端,C1~C2-电解电容、Rb-电阻、Rc-电阻、RL-电阻、Rw-电位器、3DG6-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单管电压放大器实验板,包括11个测试端、电位器Rw、电阻Rb、Rc、RL、电解电容C1、C2、3DG6三极管;
测试端1为输入端ui的正极,测试端1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同时与测试端4和3DG6三极管的基极连接,3DG6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电解电容C2的正极和测试端6连接,3DG6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输入端ui的负极连接,输入端ui的负极与测试端8连接,测试端8为接地端;测试端3依次通过电阻Rb、电位器Rw与+12V电源端连接,+12V电源端为测试端11;测试端11通过电阻Rc与测试端5连接,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输出端uo的正极连接,输出端uo的正极为测试端7;测试端9通过电阻RL与测试端10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图,在实验板上通过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即将测试端3和测试端4用导线连接,测试端5和测试端6用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8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