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7023.9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前海;张经国;傅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成组后可提供更大的电量及电压,进而可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但是现有的单体电池具有如下缺陷:一、现有的单体电池的输出电流大小由单体电池的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决定,外界不能控制单体电池输出电流的大小。二、现有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易接触造成短路,进而引发起火等安全事故,故对生产、搬运及存放的要求较高。三、现有的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不可控制。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体电池以克服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电流大小和充、放电过程可控,并正、负极不易短路的单体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为正极端,所述正极端包括正极盖帽及位于所述正极盖帽下方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正极盖帽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还设有绝缘层;
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壳体、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所述多个正极片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多个负极片均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元件为NPN型MOS管,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分别对应于NPN型MOS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元件为三极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由钢制成,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绝缘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为二氧化硅SiO2。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电池远离所述正极端的一端为负极端,所述负极片与位于所述负极端的所述壳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电池通过在正极端增加控制元件,利用控制元件实现控制单体电池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充、放电过程,并能控制单体电池正极端和负极端的通、断,防止了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易接触而造成短路,避免了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单体电池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单体电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电池10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电池100应用于电动汽车(图未示)上,所述电动汽车上还设有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图未示),所述BMS用于控制所述单体电池100输出电流的大小、充/放电及正、负极之间的截止和导通。
请同时参考图2,所述单体电池100为圆柱状并两端分别为正极端10和负极端20。所述正极端10包括正极盖帽11及位于所述正极盖帽11下方的控制元件12,所述正极盖帽1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用于与其他元器件(图未示)或者是充电器(图未示)相连以便所述单体电池100给所述其他元器件供电,或者是由所述充电器给所述单体电池100进行充电。
所述控制元件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三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1与所述正极盖帽11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123呈圆环状并环绕所述第一连接部121。所述第三连接部123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21之间还设有绝缘层13,所述绝缘层13用于防止所述第三连接部123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21之间导电。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13为二氧化硅SiO2。所述第三连接部123进一步连接至所述BMS,所述BMS用于给所述第三连接部123提供电压信号以控制所述单体电池100的输出电流的大小、充/放电及正、负极之间的导通和截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元件12为NPN型MOS管,所述控制元件12的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三连接部123分别对应于NPN型MOS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元件12可以为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7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