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多彩复合纱线的开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823.9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董艺;林晓洁;冷元弘;臧英明;钟虹;李丽莎;刘晋夫;汤静;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景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多彩 复合 纱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纺织下脚料制备多彩复合纱线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由纺织纤维沿长度方向聚集而成的柔软细长、并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纤维集合体。按照结构和外形分,分为长丝纱、短纤纱、特殊纱。其中,长丝纱又分为单丝、复丝、复合捻丝,变形纱,利用合成纤维受热时可塑化变形的特性制成的具有弹性或高度膨松性的纱线。短纤纱,按结构分单纱、股线、复捻股线;长丝/短纤组合或复合纱,包括包缠纱、包芯纱、长丝/短纤合股纱。特殊纱的种类很多,比如花式纱线就是一种由芯纱、饰纱和包线捻合而成的纱线。按照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纯纺纱、混纺纱、涤/棉纱(T/C纱)、CVC纱等。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于多彩复合纱线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制备多彩复合纱线时,将多种本色纤维、基纱纤维进行混合,然后依次进行开棉、成卷、梳棉、并条、纺纱等步骤制成复合纱线。现有技术中对于原料的要求较高,造成成本居高不下。本实用新型人考虑,如果使用纺织下脚料作为原料制备多彩复合纱线则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所谓的纺织下脚料是指在纺织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废料,这些下脚料从性能和质量上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但是由于参数不一致,难以直接使用。因此,需要对纺织下脚料进行预处理,从而使其能够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多彩复合纱线的开松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开松块,在所述开松块上安装有开松齿组,所述开松齿组包括多个方向相反的勾状开松 齿对。
优选的,所述沟状开松齿对包括第一开松齿和第二开松齿,所述第一开松齿具有第一弧度,所述第二开松齿具有第二弧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度为30-7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度为35-65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度为40-8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度小于第二弧度,所述第一开松齿的弧度方向背离所述转轴。
优选的,在所述开松机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投料盖。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制备多彩复合纱线的开松装置,包括: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开松块,在所述开松块上安装有开松齿组,所述开松齿组包括多个方向相反的勾状开松齿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开松块上设置有具有特殊的弧度形状的方向相反的钩状开松齿对,对纺织下脚料进行更好的开松处理,从而可以有效的对纺织下脚料进行回收利用,并且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多彩复合纱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松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开松齿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制备多彩复合纱线的开松装置及利用纺织下脚料制备多彩复合纱线的方法。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开松装置的示意图,包括壳体101,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形状为圆筒形,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投料盖,进行开松时,讲纺织下脚料从所述开料盖送入到壳体内。在壳体101内,设置有竖直的转轴102,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开松块103,在所述开松块上安装有开松齿组104,所述开松齿组上包括多对方向相反的沟状开松齿 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沟状开松齿对包括第一开松齿104a和第二开松齿104b,所述第一开松齿具有第一弧度,所述第二开松齿具有第二弧度,所述第二弧度大于第一弧度,所述第一弧度为30-70度,所述第二弧度为40-80度,所述第一开松齿的弧度方向背离所述转轴。通过设置上述具有特殊形状开松齿对的开松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纺织下脚料进行有效的开松处理,从而使得防治下脚料能够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开松处理后,将纺织下脚料依次进行抓棉、开棉、梳棉、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得到第一粗纱。然后,再将所述第一粗纱与第一有色粗纱、第二有色粗纱送入纺织机进行纺织得到多彩复合纱线。其中,所述第一粗纱、第一有色粗纱、第二有色粗纱按照质量比优选为10-20:20-40:30-60;更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粗纱、第一有色粗纱、第二有色粗纱按照质量比优选为10-20:20-30:40-60。在纺织中纺纱时,将所述第一粗纱与第一有色粗纱、第二有色粗纱进行纺织时的牵伸倍率为1-7倍;更优选的,将所述第一粗纱与第一有色粗纱、第二有色粗纱进行纺织时的牵伸倍率为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景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景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抓棉机坦克链导轨
- 下一篇:一种高速梳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