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片电池极耳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436.5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民;王卫星;姜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0 | 分类号: | B23K28/00;B23K31/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制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叠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耳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质量轻、无污染等特点而被广泛地研究和运用。在环境及能源压力下,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再生、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发展,尤其在目前的汽车用动力电池上,国家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建设基础设施,使锂离子成为了最具竞争的发展方向之一。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多层极片结构叠片形式的软包装电池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较高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性能,特别适合大容量动力电池,尤其应用于动力领域。目前极耳焊接主要采用超声波焊接,将箔材与极耳连接。超声波焊接是由50Hz低频电流转换成15~20KHz高频电流,高频电能经过焊接机换能装置转换成机械振动能量在一定的静压力作用下,使金属表面之间形成摩擦将物体表面和氧化物分散开并不改变其自身的金相组织的一种同种金属或者异种金属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扩散的固相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金属表面并没有达到熔点,具有操作安全,无需焊剂,热量消耗低,无污染,导电性好,效率高等特点。
目前极耳焊接主要经过极耳预焊、极耳裁切、极耳终焊、极耳整形等工序,由于预焊前极片处于自由状态,所以预焊难度通常较终焊高。目前主要问题是:一、预焊时需要先通过焊头给于箔材一定压力,将箔材压合,再开始焊接,过程中极易由于下压速度及压力大小波动导致箔材损伤;二、焊接开始时焊头与极片接触位置及平整状态差异,极易导致焊接裂纹;三、终焊时,由于焊头与预焊印接触面不平整或者箔材有褶皱,容易导致焊裂或者虚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超声焊定位不准,易产生箔材损伤和裂纹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叠片电池极耳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夹具座、盖板、压把;
底座上设置有位于中部的夹具座安放区和位于两侧的安装压把的压把安装区,夹具座安放区包括位于两侧边的左、右限位块;
夹具座上部开有用于容纳叠片包的包体容纳槽和用于容纳箔材和极耳的两个极耳容纳槽,每个极耳容纳槽与包体容纳槽相连处还开设有垂直贯通夹具座的焊座通过孔;
盖板的前端设有两个与夹具座的焊座通过孔分别对应的盖板压块,每个盖板压块下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前、后压板,每个盖板压块还设有一竖直贯通的且位于前、后压板之间的用于穿过焊头的焊头过孔。
进一步,夹具座安放区横置于左、右限位块之间的卡槽块,夹具座下部开设有对应于底座的卡槽块的卡槽。
进一步,夹具座的包体容纳槽前边缘处还设有两个前限位块。
进一步,夹具座的包体容纳槽所在夹具座的座体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各开有一装卸槽口,且装卸槽口的开设位置避开了卡槽。
进一步,压把包括基座、手柄、直连杆、L型连杆和压杆;
基座用于与底座固定;基座上设有前、后两个各开有销轴孔的铰接凸起,两个铰接凸起之间留有避让空隙;
手柄包括手柄体和朝斜上方延伸的斜伸体;斜伸体的近端和远端各开有一销轴孔;
直连杆的两端也各开有一销轴孔;直连杆由两片对称的直连杆片组成;
L型连杆包括相垂直的横杆体和纵杆体;纵杆体的近端和远端也各开有一销轴孔;L型连杆由两片对称的L型连杆片组成;
基座的后铰接凸起的销轴孔通过销轴与直连杆的一端的销轴孔铰接;
直连杆的另一端与手柄斜伸体的近端通过销轴铰接;且基座的后铰接凸起和手柄斜伸体的近端均位于直连杆的两片直连杆片之间;
基座的前铰接凸起的销轴孔通过销轴与L型连杆纵杆体的远端铰接;
L型连杆纵杆体的近端则与手柄斜伸体的远端通过销轴铰接,手柄斜伸体的远端和基座的前铰接凸起位于L型连杆纵杆体的两片L型连杆片之间;
L型连杆的横杆体的朝向与手柄的手柄体的朝向相反;
压杆竖直固定于L型连杆的横杆体上。
进一步,直连杆的两端的销轴孔孔距与手柄斜伸体的近、远端销轴孔孔距的长度之和,大于当L型连杆纵杆体移动至垂直于基座时纵杆体的近端销轴孔与基座后铰接凸起的销轴孔的孔距,且手柄斜伸体的近端与直连杆的铰接点位于纵杆体的近端销轴孔与基座后铰接凸起的销轴孔之间连线的下方。
进一步,当L型连杆纵杆体移动至垂直于基座时,手柄下端面与底座铰接凸起的上部端面相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激光切割用定位支撑台
- 下一篇:新型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