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除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229.X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鸿科瑞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53/52;B01D53/58;B01D53/48;B01D5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除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在废气的除臭方面,仅仅是喷淋效果往往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气除臭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气除臭设备,包括喷淋机构、等离子机构、连接口,所述喷淋机构上方靠近所述等离子机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口,所述喷淋机构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等离子机构连接;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进气口、喷嘴、循环水槽、填充物、风机,所述循环水槽设于所述喷淋机构的底部,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淋机构的顶部,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喷嘴及所述循环水槽之间;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填充物远离所述等离子机构的一侧;
所述等离子机构包括两根绝缘支架、四根电极板、八个固定块、出气口,两根所述绝缘支架分别设于所述等离子机构内部的两侧,两根所述绝缘支架之间横向设有四根所述电极板,四根所述电极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电极板通过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所述等离子机构上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为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喷嘴与所述连接口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为惰性固状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喷淋机构的设置使得废气中的污染物分子被喷淋的循环洗涤液吸收;(2)废气中的污染物随循环液体流入喷淋机构底部的循环水箱;(3)等离子机构中高压产生的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废气除臭设备,包括喷淋机构100、等离子机构200、连接口106,所述喷淋机构100上方靠近所述等离子机构200一侧设有所述连接口106,所述喷淋机构100通过所述连接口106与所述等离子机构200连接;
所述喷淋机构100包括进气口102、喷嘴104、循环水槽101、填充物103、风机105,所述循环水槽101设于所述喷淋机构100的底部,所述喷嘴104设于所述喷淋机构100的顶部,所述喷嘴104为喇叭状。所述填充物103设于所述喷嘴104及所述循环水槽101之间,所述填充物103为惰性固状物;所述进气口102设于所述填充物103远离所述等离子机构200的一侧;所述风机105设于所述喷嘴104与所述连接口106中间位置。
所述等离子机构200包括两根绝缘支架201、四根电极板203、八个固定块202、出气口204,两根所述绝缘支架201分别设于所述等离子机构200内部的两侧,两根所述绝缘支架201之间横向设有四根所述电极板203,四根所述电极板203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电极板203通过所述固定块202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201上;所述等离子机构200上远离所述连接口106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气口204。
具体的,废气从所述进气口102进入所述喷淋机构100,所述喷嘴104可向下喷淋雾状循环洗涤液,废气从所述填充物103中向上扩散,其中所述填充物103是为了提供很大的气液接触面积,经由所述填充物103的空隙与雾状喷淋的液体逆向流动,“液”“气”两相密切接触,气体所含污染物分子被所述喷淋机构100的循环洗涤液所吸收,另一方面,废气中的污染物随循环液体流入所述喷淋机构100中的所述循环水槽101,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循环水将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初步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所述风机105,从所述连接口106进入所述等离子机构200,所述电极板203高压通电后可以使空气中产生正、负氧离子,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且在与VOC 分子( 可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相接触后打开有机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无害的小分子,最终达到消除臭味的目的,经过所述等离子机构处理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20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鸿科瑞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鸿科瑞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