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弧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138.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炳元;陈考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弧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弧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罩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弧罩一般为纵缝灭弧罩或者横缝灭弧罩;纵缝灭弧罩:当电弧受力被拉人窄缝后,电弧与缝壁能紧密接触。在继续受力情况下,电弧在移动过程中能不断改变与缝壁接触的部位,因而冷却效果好,对熄弧有利。但是在频繁开断电流时,缝内残余的游离气体不易排出,这对熄弧不利。所以此种形式适用于操作频率不高的场合。横缝灭弧罩:为了加强冷却效果,横缝灭弧罩往往以多缝的结构型式使用,也就是称为横向绝缘栅片。现设计一种新颖的模块化结构,采用栅片横纵向交错式,提高灭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灭弧罩结构,能提高灭弧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包括:
灭弧罩箱体,所述灭弧罩箱体呈矩形体;
引弧角,所述引弧角为一夹紧部件,所述引弧角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二杆沿所述灭弧罩箱体横向所在的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三杆沿所述灭弧罩箱体竖直所在的Z轴方向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
若干偏转板,每一所述偏转板沿所述灭弧罩箱体纵向所在的Y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并且每一所述偏转板的上侧面高于所述灭弧罩箱体的上端面;所述偏转板的下侧面设置所述引弧角;
三螺杆,三所述螺杆沿X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螺杆贯穿若干所述偏转板,使每一所述偏转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
若干绝缘板,每一所述绝缘板沿X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并且每一所述绝缘板位于两所述偏转板之间;
若干铁板,每一所述铁板沿X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并且每一所述铁板设置于一所述绝缘板下。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偏转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矩形板结构,所述第三部分为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的上侧面为水平,所述杆状结构的下侧面为圆形凸起;所述第一部分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一部分的下侧面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下侧面小于所述第三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交处形成两第一凸肩,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交处形成第二凸肩。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包括:所述第一杆贴于所述偏转板的一端面,并且所述第一杆自第三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杆贴于所述偏转板的另一端面,并且所述第三杆自第三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偏转板的下侧面的正下方。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杆为弯曲的曲杆,所述曲杆的内凹托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圆形凸起。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偏转板的两端面分别设有若干条竖直的凹槽,每一所述绝缘板的一侧插入一所述偏转板的一所述凹槽,每一所述绝缘板的另一侧插入一另一所述偏转板的一所述凹槽。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凸肩卡于所述灭弧罩箱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凸肩抵于所述铁板的下侧面。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若干冷空气入口,所述灭弧罩箱体的下端面设有若干所述冷空气入口。
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偏转板、绝缘板和铁板为横纵向交错式,把电弧切割成许多短弧,并且增设冷空气入口,加快了对电弧的高温冷却。
2、本实用新型的引弧角延伸至灭弧罩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直接倒入最外侧的金属制的第三部分,另外由于偏转板的片数增加,分断时容易产生弧压,电弧熄灭快。
3、本实用新型由于是模块化结构,通过增加或减少偏转板的数量来达到对系统电压的扩展,在不改变外形的前提下,可以做成不同电压等级的灭弧罩。例如DC1000V、DC2000V、DC3000V、DC4000V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