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板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054.2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超;穆骏峰;陈保国;伊炳希;从长杰;于江;李鑫;王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系统温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板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新能源成为了大家争相发展的对象,而纯电动汽车便成为了大家的新宠。
但是新技术的应用,也伴随着诸多风险,例如之前发生的电动汽车着火事故,不仅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更对广大的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发生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便是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系统的热失控,所以对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业内有了采用液冷板散热的方式。
如图1所示,在电池系统6的中间位置,由于结构需要,不得不做出凸起结构61,从而将电池系统6的加热或散热面分割成为两个加热或散热面,此类结构如果按照正常的平铺是冷板的话,需要安装两个平铺式液冷板。而且由于电池系统内部空间有限,对于液冷板的布置而预留的空间可能过小,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特此发明此专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液冷板及其安装结构,以避让凸起结构,同时节约有限的车内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冷板,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液冷部,以及设置于两个液冷部之间的凹陷部;凹陷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冷部固接,形成有位于凹陷部正反两面两侧的避让凹陷,以及位于两个液冷部的正反面上的导热面;两个液冷部和凹陷部内设有供冷媒流通的液冷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包括平行于与两个液冷部的直板部,直板部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部与两个液冷部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通道包括并排设置在一块液冷部内的入液腔和出液腔、设置在另一个液冷部内的回转腔,以及连通入液腔和回转腔的若干条入液支路和连通出液腔和回转腔的若干条出液支路。
进一步的,所述入液支路依次包括位于液冷部中的第一直道、连接部的缩口部、位于直板部中的中间直道、位于另一连接部的扩口部以及位于另一块液冷部中的第二直道;入液支路和出液支路镜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缩口部两侧形成有左弧形边沿和右弧形边沿,左弧形边沿和右弧形边沿镜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左弧形边沿在和中间直道一侧的边沿连通处,左弧形边沿与中间直道一侧的边沿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部一端设有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的内腔分别与入液腔、出液腔连通。
一种液冷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接在电池系统上的夹持板,夹持板夹持住液冷板的顶面和底面,且液冷板的正反面夹持于相邻的电池系统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螺纹连接有抵接液冷板的顶丝。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面上贴合高分子导热绝缘垫。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板及其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板,将四块或者两块液冷板结合为一块液冷板,并且采用一块液冷板的双面进行散热,可有效的减少空间占用,经过优化的流道可有效的降低流阻,从而实现对四个电池系统面的加热或散热。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板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了液冷板的安装数量,经过数量的减少,有效的减少了液冷板接头及液冷管路的数量,方便你了液冷板的安装,以及极大地降低了液冷系统的漏水风险,确保了液冷板的安全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板,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由于采用了同一块冷板对两个系统的四个待加热或待散热的面进行了加热或散热处理,与主流的液冷板散热或加热方式相比,减少了一个液冷板的厚度,为电池系统的能量排布提供了优势。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通道,采用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并联可以相对降低流道中阻抗,使流道中的阻抗不叠加,而串联是连接管可以设置在同一端,从而集中连接外界管路,节约车内有限的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系统的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冷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冷通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冷通道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冷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