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径和壁厚可调的螺纹管桩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586.4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顺力冷弯型钢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夏平 |
地址: | 21117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可调 螺纹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利用带钢生产螺纹管桩的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直径和壁厚可调的螺纹管桩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管桩于20世纪初在欧洲开始生产,并迅速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工业化国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在铁路桥梁围堰施工中,由铁道部大桥局从原苏联引进使用。由于受廉价土地资源及人力资源的影响,加之国内生产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作为金属建材的超长管桩,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快捷、高效、环保的建筑施工方法得以认可并发展,20世纪末,我国的钢板桩应用工程己有一定的发展。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因而具有独特的优点:高强度、轻型、隔水性能好;耐用性强,使用寿命达到20-50年;可重复使用,一般可使用5-10次;环保效果显著,在施工中可大大减少取土量和混凝土的使用量,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救灾抢险的功能,尤其是在防洪、塌方、塌陷、流沙的抢险救灾中,见效特别快;施工简单,工期缩短,建设费用较省。
目前海洋工程越来越普及,在深海进行围海、围堰海上实施当中需要管桩的长度越来越长,尤其深度比较深,要求承载的负荷就比较高,但是在纵向方向每个地方承载的大小又是变化的,其中在海陆交界的地方承载的力最大,如果按照最大点值来计算厚度,由于钢材在长度方向受力不均,承载厚度要求也不一样,必须要研究出在长度方向根据受力情况来确定厚度的变厚度的管桩。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大量地节省材料,具有很高的经常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采用这种变厚度的管桩,将大大降低用钢量,能节约20~30%,节约成本,具有显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尚无一种能生产变厚度超长螺旋管桩的设备可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大直径管桩不能实现变厚度和变直径的问题,设计一种直径和壁厚可调的螺纹管桩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径和壁厚可调的螺纹管桩生产线,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上料机1、开卷机2、夹送矫平机3、铣边机4、预弯压板装置5和成型机6组成,钢带卷进入上料机1后由开卷机2开卷后送入夹送矫平机3向前递送并进行矫正,使原先卷曲状态的钢带变成平板状,然后进入铣边机4将两侧边铣削成斜边以利于最后成形进的焊接加工,铣边后的钢带进入预弯压板装置5对两侧边进行向上的预弯并在压板的作用下进入成型机6中进行卷曲成型,卷曲成型过程中形成的螺旋状拼缝利用内外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其中内部焊接设备和外部焊接设备焊接位置相差一个螺旋;在钢带行进和两侧安装有多个用于扶正的电动立辊装置7。
所述的上料机1包括底座101,所述的底座101的丙端对称设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柱头105,柱头105在左右移动油缸106的带动下沿导轨移动以调整左右两个柱头之间的跨度以适应不同宽度上料需要,在两个柱头105上各安装有一个用于插入原料卷带中的插辊108,插辊108与上下移动油缸107的活塞杆相连从而作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直径原料卷带的需要,在两个柱头105中间设有用于承受料卷重量的托卷装置104,所述的托卷装置104由两个托辊及其传动装置组成,两个托辊均由带轮带动反向转动以便按设定的速度将钢带从带卷上送出,带轮由上卷齿轮箱103驱动,上卷齿轮条103由上卷电机102驱动。
所述的开卷机2包括机架201和铲头203铲头203活动铰装在铲轴204上,铲轴204的两端铰装在举臂205的一端上,举臂205的另一端铰装在定轴206上并与动杆207的一端固定相连,动杆207的另一端与油缸活塞杆208的下端铰接相连。
所述的夹送矫平机3由夹送装置311和矫平装置组成,夹送装置311安装在矫平装置的进料口前部,夹送装置由上下夹送辊及其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的矫平装置包括上矫平轴35和下矫平轴312,所述的上矫平轴305和下矫平轴312均通过联轴器与分齿轮箱308对应的输出轴相连,分齿轮箱308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309的输出轴相连,减速器309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10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下矫平轴312安装在下支撑架调整装置306上上以便调整其高度,下支撑架调整装置306安装在下支撑架307上;所述的上矫平轴305安装在上支撑架调整装置304上,上支撑架调整装置304安装在上支撑架303上,上支撑架303安装在顶梁302上,顶梁装置302安装在立柱313上,立柱313上安装有将顶梁302下压的压下装置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顺力冷弯型钢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顺力冷弯型钢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