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丝杆调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580.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腾飞;吕小荣;李蒙良;黄燕;漆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丝杆调 平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走式农机具的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丘陵山地具有地势起伏不平、田块小、不规则、坡陡弯多等特点,不利于田间作业的机械化,且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的行走姿态调整仍然停留于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的阶段,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便影响到了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地作业时的稳定性,阻碍了丘陵山地地区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减少在耕地时因地势起伏不平带来的不便,提供了一种电动丝杆调平装置。此装置可用于以履带式拖拉机为主的自走式农机具上,提高丘陵山区自走式农机具的安全性、稳定性、地形适应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被调平台与底架处于稳定连接状态,这样便在满足车身调平的同时,大大减小了车身在运动过程中的震动。本调平装置采用高负载的万向节作为主要支撑,同时也限制了被调平台的旋转和上下运动,分布在被调平台四角四个可自锁的电动丝杆与底架与被调平台通过关节轴承相连,负载可均匀分布,这样不光能实现调平,而且在保证了车身稳定。本调平装置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多方位调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丝杆调平装置的结构特点是:
调平装置由底架(3)、万向节(5)、电动丝杆(2)、被调平台(4)构成。所述底架(3)上安装万向节(5)和电动丝杆(2);所述万向节(5)下端与底架(3)相连,上端与被调平台(4)相连,形成支撑结构,限制被调平台(4)旋转和上下运动;所述电动丝杆(2)下端与底架(3)相连,分布在底架(3)的四角,上端与被调平台(4)连接,形成调平机构。
本发明一种电动丝杆调平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被调平台(4)为平板结构,四角各设置一个关节轴承(1),中间有一个下凸台(7),万向节(5)上端通过螺钉与下凸台(7)连接;所述底架(3)为田字形框架结构,四角各设置一个关节轴承(1),底架(3)中间有一个上凸台(9),万向节(5)下端通过螺钉与上凸台(9)连接;所述电动丝杆(2)两端固接关节轴承(1),关节轴承(1)通过塞打螺钉(8)分别与被调平台(4)和底架(3)四角的关节轴承座(6)相连。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新颖,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耗能少,操纵方便。适用于悬挂小型农业机具,有效的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小型农具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2、本发明电动丝杆两端采用关节轴承与底架和被调平台连接,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关节轴承具有载荷能力大,抗冲击,抗腐蚀、耐磨损、自调心、润滑好等特点,很好的避免了硬连接所产生的连接变形或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主要连接部分大多采用销轴连接方式,这便使本发明的调平装置在调平前和调平后均很稳定,与传统调平装置相比在机器运动的过程中震动小。
4、本发明采用电动丝杆,能源消耗少,并且可以丝杆可以自锁,实现了在车身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同时调平,并且调平过程平缓,冲击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丝杆调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被调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丝杆调平装置安装在履带式拖拉机上并在多方位倾斜时调平效三维仿真图;
图中标号:1关节轴承、21-24电动丝杆、3底架、4被调平台、5万向节、6关节轴承座、7下凸台、8塞打螺钉、9上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电动丝杆调平装置的结构特点是:
参见图1,电动丝杆调平装置其整体特点为:
调平装置由底架(3)、万向节(5)、电动丝杆(2)、被调平台(4)构成。所述底架(3)上安装万向节(5)和电动丝杆(2);所述万向节(5)下端与底架(3)相连,上端与被调平台(4)相连,形成支撑结构,限制被调平台(4)旋转和上下运动;所述电动丝杆(2)下端与底架(3)相连,分布在底架(3)的四角,上端与被调平台(4)连接,形成调平机构。
具体实施中,设置调平机构结构形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软管支架
- 下一篇:车辆悬挂装置及石油钻机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