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4875.2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1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江;林先桥;管仲晟;雷青云;魏星;丁良盛;冯广;康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隧道 均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均热炉炉辊,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
背景技术
隧道均热炉是用来连续加热钢坯的工业炉,其炉辊位于隧道式均热炉底部,待加热的钢坯放置在炉辊上,靠炉辊转动带动钢坯在炉内移动,使钢坯在隧道均热炉内均匀加热。
目前隧道式均热炉炉辊由钢管、支撑架和耐火材料组成,其中耐火材料通常采用一种材质:致密耐火浇注料;钢管内通冷却水,支撑架直接连接在钢管的管壁上,耐火材料直接浇注在钢管的外表面上,在高温下,炉内大量热量通过支架和耐火材料传导给钢管,被钢管内的冷却水带走,造成热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可以大幅减少由耐火材料传热造成的热量损失,节约均热炉的燃料消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包括钢管、支撑架和炉辊耐火材料,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钢管的外部,所述炉辊耐火材料浇注在所述钢管的外壁上,且将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钢管外壁的内侧表面包裹住,所述炉辊耐火材料包括三层,分别为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所述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由内至外依次叠加浇注在所述钢管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的炉辊耐火材料包括三层,分别为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防止炉内大量热量通过支架和耐火材料传导给钢管被钢管内的冷却水带走而造成热量损失的情况发生,节约均热炉的燃料消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通过Y型锚固件固定在所述钢管外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Y型锚固件固定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增加了其附着在钢管外壁上的牢固性。
进一步,所述Y型锚固件焊接在所述钢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的体积密度,且大于所述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的体积密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隧道均热炉炉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钢管,2支撑架,12、耐火材料,3、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4、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5、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隧道式均热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炉辊由钢管1、支撑架2和耐火材料12组成,钢管1内通冷却水,支撑架2直接连接在钢管1的管壁上,耐火材料12直接浇注在钢管1的外表面上,在高温下,炉内大量热量通过支撑架2和耐火材料12传导给钢管1,被钢管1内的冷却水带走,造成热量损失。
为了避免炉内大量热量通过支撑架2和耐火材料12传导给钢管1被钢管1内的冷却水带走而造成热量损失,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隧道均热炉炉辊,包括钢管1、支撑架2和炉辊耐火材料,所述支撑架2连接在所述钢管1的外部,所述炉辊耐火材料浇注在所述钢管1的外壁上,且将所述支撑架2靠近所述钢管1外壁的内侧表面包裹住,所述炉辊耐火材料包括三层,分别为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3、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4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5,所述第一层绝热耐火涂料3、第二层轻型隔热浇注料4和第三层致密耐火浇注料5由内至外依次叠加浇注在所述钢管1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