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两翼式深松耕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4345.8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勇 |
主分类号: | A01B35/02 | 分类号: | A01B35/02;A01B35/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351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两翼 式深松 耕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松耕种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两翼式深松耕种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耕地工具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耕地工具耕地程度浅,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久而久之,会造成植物生长情况差,土壤基质流失,后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传统的耕地系统设备耕种效率低很难实现大面积的耕种;与此同时,当大面积的种植的时候,不同的农作物需求不同,而现有的耕种设备很难满足需求。但是实际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农作物耕地对于全人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深松耕种设备种类繁多,但是大多结构庞大,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大,可拆卸性弱,同时现有的机械设备的体积过大,而深松铲的设置范围过小,导致整个设备的真正有效耕种面积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由于深松耕种结构复杂而造成深松耕种设备的有效的耕种范围较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的且有效耕种面积大的多功能两翼式深松耕种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两翼式深松耕种设备,包括主体结构、左翼结构、右翼结构、左臂架和右臂架,左翼结构通过左臂架与主体结构铰接,右翼结构通过右臂架与主体结构铰接;所述主体结构和左翼结构和右翼结构均设置有多个深松铲。
具体地,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机架,中间支撑杆,与中间支撑杆前端连接的牵引结构,与中间支撑杆后端连接的翼式固定架,与牵引结构连接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上方的驱动装置,设置在中间支撑杆上的副深松铲放置架,设置在副深松铲放置架上的深松铲;
所述左翼结构包括与翼式固定架可拆卸连接的左翼支撑横杆,设置在左翼支撑横杆上的左翼后支撑轮,与左翼支撑横杆连接的左翼深松铲放置架,设置在左翼深松铲放置架上的深松铲,设置在左翼深松铲放置架前端的左翼前支撑轮;
所述右翼结构包括与翼式固定架可拆卸连接的右翼支撑横杆,设置在右翼支撑横杆上的右翼后支撑轮,与右翼支撑横杆连接的右翼深松铲放置架,设置在右翼深松铲放置架上的深松铲,设置在右翼深松铲放置架前端的右翼前支撑轮。
具体地,所述左翼后支撑轮设置有两个,所述翼前支撑轮设置有一个;右翼后支撑轮设置有两个,所述右翼前支撑轮设置有一个。
具体地,还包括与牵引结构连接的限深轮支撑架,限深轮支撑架上设置有限深轮。
具体地,限深轮上设置有深度传感器。
具体地,限深轮支撑架上设置有深松铲。
本申请中将深松耕种设备设置成机翼状,左翼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深松铲,右翼结构上也设置有多个深松铲,而左翼结构与右翼结构均是与主体结构呈可拆卸式的连接,主体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牵引装置等,通过主体结构来带动左翼结构与右翼结构的运动;本方案实现了深松耕种设备的可拆卸式结构,同时机翼式结构还能减少空气阻力(飞机飞行原理),从而减少了耕种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同时主体结构上也设置有深松铲,从而本设备可以在左翼结构与右翼结构拆卸的时候依旧可以适用小型耕地的耕种,提高了本设备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中将深松耕种设备设置成机翼状,左翼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深松铲,右翼结构上也设置有多个深松铲,而左翼结构与右翼结构均是与主体结构呈可拆卸式的连接,实现了深松耕种设备的可拆卸式结构,同时机翼式结构还能减少空气阻力(飞机飞行原理),从而减少了耕种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将深松铲设置在相应的框架上,可以灵活的增加深松铲的数量,扩大整个设备的有效耕种范围;
2.主体结构上也设置有深松铲,从而本设备可以在左翼结构与右翼结构拆卸的时候依旧可以适用小型耕地的耕种,提高了本设备的使用范围;
3.左翼结构与后翼结构上的支撑轮的个数设置应当适宜,避免过多增加设备成本,过少设备前行难度大;
4.设置限深轮,以及限深轮上设置传感器,保证设备更精确进行耕种;
5.限深轮支撑架上设置有深松铲,扩大整个设备的有效耕种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勇,未经陈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4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缠草改进型水田轮
- 下一篇:残膜回收和打包的联合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