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墩挤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3421.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擎亚金属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压墩挤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各部不同厚度是冲压产品中常见的工艺,其传统工艺是数控铣床加工。但数控铣床加工,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不良率高,材料利用率低,增加了其他辅材的消耗。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节省机台和人工,使多工序生产变成一次冲压的单工序生产,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需求,同时降低辅助材料的消耗和降低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墩挤成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压墩挤成型装置,包括上托板、上打板、上模座、上脱板、回挤冲头以及下托板;
所述上托板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上垫板和弹簧箱;所述上打板通过所述弹簧箱连接所述上托板的下侧面;所述上模座通过所述第一上垫板连接所述上托板的下侧面;
所述上模座的下侧面依次设置有第二上垫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上脱板安装槽,所述上脱板安装设置在所述上脱板安装槽内;
所述下托板的上侧面依次设置有下垫脚、下模座、下垫板、下止挡板以及下脱板;所述下脱板中设置有公模板;
所述回挤冲头通过冲头固定块连接所述下止挡板;所述回挤冲头设置在所述公模板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氮气弹簧、下打板;
所述氮气弹簧通过螺栓螺纹设置在所述下托板的上侧面,所述下打板的下侧面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活塞杆,所述下打板的上侧面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下模座的第一通孔、下垫板的第二通孔、下止挡板的第三通孔连接所述公模板的下侧面;
当所述公模板受力向下时压缩所述氮气弹簧;当所述氮气弹簧复原时,驱动所述公模板向上运动。
优选地,所述上脱板与所述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上模弹簧;所述下止挡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设置有下模弹簧。
优选地,所述氮气弹簧的弹簧力大于所述弹簧箱的弹簧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模弹簧箱通过传递杆将下脱板下压,同时回挤冲头随下脱板一起下移,避免产品在未压紧的情况下成型出不良品;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公模板由下模氮气弹簧将其顶出回挤冲头,为产品四周总高度留出压料空间;
3、本实用新型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节省机台和人工,使多工序生产变成一次冲压的单工序生产,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需求,同时降低辅助材料的消耗和降低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上托板;2为第一上垫板;3为上打板;4为上模座;5为第二上垫板;6为上模板;7为下脱板;8为下止挡板;9为下垫板;10为下模座;11为下打板;12为下垫脚;13为下托板;14为上脱板;15为回挤冲头;16为冲头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压墩挤成型装置,包括上托板1、上打板3、上模座4、上脱板14、回挤冲头15以及下托板13;
所述上托板1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上垫板2和弹簧箱;所述上打板3通过所述弹簧箱连接所述上托板1的下侧面;所述上模座4通过所述第一上垫板2连接所述上托板1的下侧面;
所述上模座4的下侧面依次设置有第二上垫板5和上模板6;所述上模板6内设置有上脱板安装槽,所述上脱板14安装设置在所述上脱板安装槽内;
所述下托板13的上侧面依次设置有下垫脚12、下模座10、下垫板9、下止挡板8以及下脱板7;所述下脱板7中设置有公模板;
所述回挤冲头15通过冲头固定块16连接所述下止挡板8;所述回挤冲头15设置在所述公模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氮气弹簧、下打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擎亚金属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擎亚金属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3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