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3256.1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韦卓;阮锋;袁冰;傅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新昂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板 定位孔 远端 桡骨 解剖板 牢固性 解剖 跨度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上顺次且间隔的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相邻;操作方便,易于安装,且牢固性好;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了最大的跨度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
背景技术
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多发,占急诊骨折的17%。近年来虽然高能量损伤逐渐增加,但摔伤所致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仍较高。就治疗方法而言,遵循双柱理论以及掌侧锁定接骨板的应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相对成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已大幅度降低,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可治疗约90%的桡骨远端骨折,从而降低背侧入路的并发症。但是现阶段的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固定不牢,且在接骨时,操作不方便,不利于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固定性好,且安装方便,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定位板;
所述第一定位板上顺次且间隔的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相邻;
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第三定位板通过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第四定位孔、第五定位孔、第六定位孔、第七定位孔和第八定位孔,其中,所述第四定位孔和所述第五定位孔间隔且水平设置,所述第六定位孔、所述第七定位孔和所述第八定位孔间隔且水平设置,所述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五定位孔和所述第六定位孔、所述第七定位孔、所述第八定位孔间隔且平行设置;
所述第三定位板上设有第九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第三定位板具有相同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第三定位孔有三个孔洞,三个所述孔洞绕一个轴等角度分布,三个所述孔洞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六定位孔和所述第八定位孔都有两个所述孔洞,两个所述孔洞沿水平方向相连通;所述第九定位孔有两个所述孔洞,两个所述孔洞沿竖直方向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七定位孔有一个所述孔洞。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孔有两个所述孔洞,一个所述孔洞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定位槽相连接,另一所述孔洞沿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第四定位孔和所述第五定位孔都设有两个所述孔洞,两个所述孔洞沿水平方向设置在第二定位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方便,易于安装,且牢固性好;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了最大的跨度固定。
1)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通过凹槽相连接,且凹槽的厚度小于第二定位版和第三定位板的厚度,当桡骨远端掌向粉碎较为厉害时,第三定位板也能起到定型的作用,但是当桡骨远端掌向粉碎较轻时,第三定位板可以沿着凹槽折断,易操作且实用性强;
2)定位孔分布的角度广,调节范围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了最大的跨度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桡骨远端掌向解剖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平,未经刘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3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肱骨中远段骨折用的外侧固定钢板
- 下一篇:经皮置钉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