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600.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虞畅;陈臻;李国群;冯杰;费国荣;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4 | 分类号: | B22C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模具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制造领域中各种新规格、新形状的零部件不断涌现,为了制造出形态各异的零部件,铸造模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如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中都需要用到模具。在钢铁浇筑领域中,钢铁浇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造船、国防军工、电力、核能、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因浇筑时温度高,对铸造模具性能要求严格,模具通常是使用石英砂、矿棉纤维、纸板、粘土、树脂、粉煤灰等为原料,经混合搅拌得到浆料后成型处理并烘干。但是,由于钢铁浇筑产品应用领域广、大小规格不同,因此,模具大小尺寸也经常有较大差别,为了能满足模具烘干需求,通常会设计较大的烘干室,但当生产模具尺寸小时,也需开启整个烘干室,造成能源浪费,而当模具尺寸太大时,又难以将模具整体置于烘干室内,需采用多次烘干的方式,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模具生产过程中因模具尺寸大小变化大而导致烘干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拼装单元、多个第二拼装单元、多个第三拼装单元,所述第一拼装单元设置有第一金属导线,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中间还设有第三连接端子,所述第二拼装单元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相匹配的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相同规格的第五连接端子,所述第三拼装单元设置有第二金属导线,所述第二金属导线的一端设有第六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金属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子相匹配的第七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中间还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相同规格的第八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端子与所述第八连接端子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拼装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多个所述第三拼装单元通过所述第六连接端子、所述第七连接端子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保温罩,所述保温罩完全罩住所述第二拼装单元。
进一步,所述保温罩完全罩住所述第一拼装单元和所述第三拼装单元。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导线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为铜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可根据模具大小,通过将多个第一拼装单元连接、将多个第三拼装单元连接,并将第二拼装单元连接到第一拼装单元和第三拼装单元,从而拼接出与模具大小相匹配的烘干装置,实际使用时,将待烘干模具放置在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上,并将第一金属导线上接电源正极或负极,相应的,将第二金属导线上接电源负极或正极,此时多个第二拼装单元中的电热丝并联到电源上并发热,从而实现对模具烘干处理,能极大的方便对特殊尺寸模具的烘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装的模具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多个第一拼装单元1、多个第二拼装单元2、多个第三拼装单元3,所述第一拼装单元1设置有第一金属导线11,所述第一金属导线1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子12,所述第一金属导线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端子13,所述第一金属导线11中间还设有第三连接端子14,所述第二拼装单元2设有电热丝21,所述电热丝2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14相匹配的第四连接端子22,所述电热丝21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14相同规格的第五连接端子23,所述第三拼装单元3设置有第二金属导线31,所述第二金属导线31的一端设有第六连接端子32,所述第二金属导线3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子32相匹配的第七连接端子33,所述第二金属导线31中间还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22相同规格的第八连接端子34,所述第三连接端子14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22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端子23与所述第八连接端子34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拼装单元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连接,多个所述第三拼装单元3通过所述第六连接端子32、所述第七连接端子3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