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仿生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385.7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顾松林;孙雷鸣;邱灵灵;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动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王菊花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仿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铁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仿生塔。
背景技术
仿生塔是让通信铁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有效地解决了风景区等地建站难的问题,该产品以合成树脂为粘结剂,辅以高级化工原料配制成可塑性物体,用作树杆、树节、树皮、树根等雕塑基材,喷涂高级丙烯酸涂料,修饰保护表面,增强耐久性,达到5年不褪色,不开裂,不脱落的效果,并具有可复涂性。
在现有的仿生塔中,大多的结构都是固定不变,从而在对仿生塔搬到别处应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体积的问题,无法很好的与别处的景色搭配,从而降低了其实用性;不仅如此,在对仿生塔放置的时候,都会在其下方放置底座,以供路人休息,但是这些仿生塔往往会因为与底座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从而会出现仿生塔摇晃的现象,容易砸到路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仿生塔的安全性;不仅如此,现在的仿生塔智能化不够,从而无法满足现在的智能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仿生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仿生塔,包括塔体、若干天线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塔体的底部,所述天线与塔体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天线通过连接机构与塔体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管、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限位杆,所述天线固定在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位于连接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周设有定位组件,所述第三连杆的管径等于限位杆的管径,所述第三连杆的管径小于第一连杆的管径,所述第一连杆位于连接套管的内部的一段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杆位于连接套管的内部的一段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均与第一内螺纹匹配,所述第三连杆的外周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关于连接套管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
所述塔体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第三连杆匹配,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组件与定位槽匹配,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还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匹配;
其中,天线需要安装的时候,首先固定在第二连杆上。随后第三连杆插入到塔体上的安装槽的内部,随后限位杆与安装槽发生匹配,直到定位组件与定位槽发生匹配完成以后,则就实现了天线的固定连接;接着旋转连接套管,能够实现连接套管内部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发生匹配,则就控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开始反向运动,实现了天线的伸长和缩短,从而对仿生塔的体积进行了控制,提高了仿生塔的实用性。
所述底座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塔体的底部匹配,所述插槽的内部还设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移动块、第一传动杆、第二弹簧、导通管道和两个紧固组件,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插槽的底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移动块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位于导通管道的内部且通过第二弹簧与导通管道的管壁连接,两个紧固组件均与导通管道连接且分别位于塔体的两侧,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块、第二传动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紧固块位于插槽的槽壁处,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紧固块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弹簧与导通管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均与导通管道的管壁密封连接。
其中,当塔体插入到底座上的插槽的时候,就会压着移动块往下移动,随后第一传动杆就会往下移动,压缩导通管道的内部的空气,同时通过第二弹簧能够对第一传动杆进行缓冲,防止塔体下降过快,起到了保护作用;接着压缩以后的空气就会推动第二传动杆,使得第二传动杆来推动紧固块对塔体进行紧固,从而能够实现塔体与底座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提高了仿生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珠、第一弹簧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定位珠设置在凹槽的槽口,所述定位珠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的槽底连接,所述定位珠的直径大于凹槽的槽口的口径。
具体的,所述壳体的外周设有第四外螺纹,所述限位杆上设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内螺纹与第四外螺纹匹配。
具体的,所述钢珠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
其中,在限位杆还在安装槽的内部匹配的时候,定位珠就会被压迫在了壳体的内部,直到限位杆与安装槽完成匹配,定位珠就会被第一弹簧顶在了凹槽的槽口处,同时定位珠与定位槽发生匹配,实现了天线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动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动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