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固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367.9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松;单乃生;葛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C10L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固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级间和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部分过饱和组分会因压力的提高或温度的降低而析出,如不及时予以分离将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或天然气管的输送能力,因此常常使用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
然而,现有的气、液、固的分离和过滤基本上是通过气液固分离器、除尘器、过滤器等装置完成,整体构造复杂、集成化程度低、维修不方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固体、液体、气体一次分离、过滤的气液固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液固分离器,其包括:
壳体,开设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排液口的上方;
旋风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风器包括筒体、过滤单元,所述筒体开设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
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对,所述隔板开设下液槽;
待分离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通道,液体和固体打到所述壳体的内壁聚集从所述下液槽、排液口流出,遇到所述隔板的气体改变方向向上,从所述筒体的底部开口进入到所述过滤单元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呈中空状,所述过滤单元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器的筒体外壁设有多个呈螺旋式分布的旋风叶,所述旋风叶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叶位于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旋风器的端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旋转单元和安装片,所述旋转单元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安装片一端与旋转单元可旋转连接,所述安装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盖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下部形成储液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底部开口相对的端面为凸球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液槽开在所述隔板的周缘。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设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气流从所述导流管进入所述筒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且所述导流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固分离器,夹带液体和固体的来气进入壳体后,通过旋风器的筒体壳体内壁之间的狭窄通道时,气流速度迅速加快。气体沿壳体内壁向下运动,绝大部分液体和固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打到壳体的内壁上,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附着在壳体内壁上,不断聚集形成大的液滴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壳体的内壁下流。进入筒体内过滤单元的气流,气流中夹带的剩余粉尘等固体颗粒被吸附、过滤。上述的气液固分离器一次性将气体、液体、固体分离过滤,且整体集中度高,占地面积小,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的旋风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固分离器的旋风器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固分离器包括壳体10、旋风器30、隔板50。
壳体10呈柱状。壳体10的侧壁上开设进气口11、排气口13和排液口15。壳体10为带液体的气体提供了气液分离空间。进气口11用于将夹带液体的气体引入壳体10,排气口13将排出经过气液分离的气体。排液口15则是将由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液体排出壳体10。由于夹带了液体的气体在完成气液分离之后液体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分离。因此,进气口11和排气口13在排液口15的上方。柱状的壳体10一方面利于成型,另一方面也将利于设置下部支撑且便于安装。
旋风器30设于壳体10中。旋风器30包括筒体31、过滤单元33和旋风叶35。
筒体31呈中空状。筒体31的侧壁开设出气口37。出气口37和壳体10上的排气口13连通。出气口37和排气口13用连接管连通。旋风器30还包括了导流管38和固定板39。导流管38设置在筒体31底部开口的位置,通过固定板39固定在筒体31的内壁上,并向下伸出筒体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站密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