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穿戴体温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9588.2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赖;燕金元;郑加新;李运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壳 体温计 贴片 体温 主机 导电部件 粘贴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测量体温 分体式 泡泡棉 扣位 穿戴 测量 测量过程 分离主机 电连接 可更换 主控板 两组 取下 对称 两边 卫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穿戴体温计,包括体温计主机和体温贴片,所述体温计主机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外的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主机内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体温贴片包括定位壳,粘贴于定位壳上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粘贴人体需要测量体温部位的泡泡棉,所述定位壳的两边设置有两组对称的扣位,所述外壳与定位壳可通过所述扣位扣合在一起,且使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触形成测量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壳与主机扣合在一起,并通过泡泡棉粘贴在人体需要测量体温的部位,测量完毕后取下体温计并分离主机与体温贴片,体温贴片可更换,测量过程方便,简单,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波电子智能锁。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医院临床过程中进行体温测量,主要使用的是水银体温计或红外测温计,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常用的测量部位有腋下、口腔、肛门等位置,水银体温计在使用时需要生命体维持一个姿势 3-5分钟即可得到温度,红外测温计的时间较短、只需要与生命体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开启按钮即可得到温度。但是这些无法实现长时间连续对病人体温进行测量监护。
现有的电子体温计主要为一体式,一体式智能体温计在医院使用消毒使用不方便、也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穿戴体温计,使体温计主机和体温贴片分立式设计,使测量过程简单、方便、卫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体式穿戴体温计,包括体温计主机(1)和体温贴片(2),所述体温计主机(1)包括外壳(11)以及位于外壳外的导电部件(12),所述导电部件(12)与主机(1)内主控板电连接;
所述体温贴片(2)包括定位壳(21),粘贴于定位壳(21)上的温度传感器(22)和用于粘贴人体需要测量体温部位的泡泡棉(23),所述定位壳(21)的两边设置有两组对称的扣位(24),所述外壳(11) 与定位壳(21)可通过所述扣位(24)扣合在一起,且使所述导电部件(1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触形成测量回路。
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体温采集系统(7),所述导电部件与主控板上的体温采集系统连接。
所述体温采集系统(7)连接有蓝牙通讯系统,所述蓝牙通讯系统可与手机上的蓝牙通讯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导电部件(12)包括负极触点(121)、GND触点(122) 和探头触点(123),所述体温采集系统的电源端连接电池(3)正极,电池(3)负极电连接负极触点(121),所述体温采集系统的接地线电连接GND触点(122),所述体温采集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探头触点(123),所述负极触点、GND触点和所述探头触点均设置在主机的外壳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22)采用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一端电连接有第一触点(221),另一端依次电连接有第二触点(222)和第三触点(223),所述第一触点(221)、第二触点(222)和第三触点(223) 均设置在体温贴片的定位壳上,各触点的位置设置应保证在主机和体温贴片合在一起时,所述负极触点(121)与所述第三触点(223)接触,所述GND触点(122)与所述第二触点(222)接触,所述探头触点(123)与所述第一触点(221)接触,形成测量回路。
负极触点、GND触点和探头触点采用3根成弧形分布顶针或采用导电硅胶或圆球形钢珠。
所述定位壳上粘贴有柔性PCB(4),所述第一触点(221)、第二触点(222)和第三触点(223)设置在所述柔性PCB(4)前端,所述热敏电阻焊接在所述柔性PCB(4)的尾端,并通过柔性PCB板上的铜箔线与第一触点(221)、第二触点(222)和第三触点(223) 形成导电通路。
所述顶针内设有弹簧,弹簧在无压缩状态下可伸出所述顶针外,通过所述弹簧,使顶针与触点始终接触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9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