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9046.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琮清;张杰;刘国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9/06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始发 钢管 片负环 支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支撑体系,特别涉及一种盾构机始发时在始发井中设置的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盾构机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道轴线方向推进,同时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水土压力,并隔绝地下水。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是在护盾的支护下进行的。在地铁盾构始发阶段,要在地铁车站端头井的结构段施工完成后,将盾构机吊装下放到端头井中,并在端头井中建立反力架,在反力架与盾构机盾尾之间先设立第一环支撑负环,盾构机始发掘进时,盾构机中的千斤顶顶接在第一环支撑负环的侧面上,使盾构机整体向前移动一定距离,盾构机主体上的千斤顶缩回,然后,查看盾构机掘进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是否存在偏差,若存在偏差,在第一环支撑负环的前方进行第二环支撑负环的拼装时,要对第二环支撑负环的轴线进行调整,第二环支撑负环成环后,盾构机主体上的千斤顶再次伸出,顶接在第二环支撑负环的侧面上,使盾构机整体继续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在移动过程中纠正盾构机的掘进轴线,使其与隧道设计轴线保持一致,如此反复,直到盾构机盾尾进入隧道洞门内,从而完成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的调整和构建。在整个负环体系构建中,现有技术的负环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在端头井内形成闭环,在负环支撑体系的调整构建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管片强度有限,在调整过程容易发生破碎和损伤,直接导致了负环轴线的调整精度低和调整困难,影响到后续的掘进过程中,正环的拼装质量及隧道轴线的控制。另外,在负环满足拆除条件时,拆除混凝土负环支撑管片,也容易发生破碎、损坏的问题,影响到了下次的循环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解决了现有的负环混凝土管片强度有限,在负环支撑体系的调整和构建中容易发生破碎及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包括始发端头井,在始发端头井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反力架,在反力架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斜撑,在反力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半环负环管片,在第一半环负环管片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半环负环管片,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半环负环管片,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与第三半环负环管片之间设置有第三半环负环管片的半环姿态调整钢垫片。
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的前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半环负环管片、第四半环负环管片、第五半环负环管片和第六半环负环管片,第六半环负环管片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满环负环管片,在第一满环负环管片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满环负环管片,在第一满环负环管片与第二满环负环管片之间设置有第二满环负环管片的满环姿态调整钢垫片,在第一满环负环管片的后侧面上端与反力架之间设置有马凳形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利用姿态调整钢垫片,垫接在两相邻的负环钢制管片之间,可较大幅度调节负环管片轴线与盾构机轴线所产生的偏差,实现了盾构机在前移过程中始终保持盾构机掘进轴线与负环管片轴线一致,而且空心的钢制管片重量较轻,吊装和拆卸容易,可循环多次利用,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包括始发端头井1,在始发端头井1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反力架2,在反力架2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斜撑3,在反力架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半环负环管片4,在第一半环负环管片4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半环负环管片6,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与第三半环负环管片6之间设置有第三半环负环管片6的半环姿态调整钢垫片16。
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的前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半环负环管片6、第四半环负环管片7、第五半环负环管片8和第六半环负环管片9,第六半环负环管片9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满环负环管片10,在第一满环负环管片10前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满环负环管片11,在第一满环负环管片10与第二满环负环管片11之间设置有第二满环负环管片11的满环姿态调整钢垫片17,在第一满环负环管片10的后侧面上端与反力架2之间设置有马凳形支撑架15。
反力架2的上端依托上型钢支撑架18与车站中板19顶接在一起,反力架2的下端依托下型钢支撑架20与车站底板21顶接在一起,反力架2提供盾构机始发的初始反力,将第一半环负环管片4运至盾尾,盾构拼装机进行第一半环负环管片4拼装,拼装完成后,盾构机上的千斤顶伸出,将第一半环负环管片4顶接到反力架2上,将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运至盾尾,依次拼装并顶接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上的每一片的管片,完成后盾构机向前推进一环,测定盾构机前移后的轴线是否与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轴线重合,若不重合,计算偏移量,并根据偏移量确定半环姿态调整钢垫片16的厚度与设置位置,将确定了厚度的半环姿态调整钢垫片16贴附在第二半环负环管片5前侧面上的对应位置上,然后进行第三半环负环管片6的拼装,依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第六半环负环管片9的拼装;在第六半环负环管片9的前侧依次拼装第一满环负环管片10、第二满环负环管片11、第三满环负环管片12、第四满环负环管片13和始发环管片14,在拼装过程中,分别测定盾构机前移后的轴线是否与前一个满环负环管片轴线重合,若不重合,计算偏移量,并根据偏移量确定满环姿态调整钢垫片17的厚度与设置位置,将确定了厚度的满环姿态调整钢垫片17贴附在前一个满环负环管片前侧面上的对应位置上,然后再进行下一满环的拼装,半环负环管片和满环负环管片均为空心的钢制管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9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
- 下一篇:一种隧道拱架大截面带肋连接钢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