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梳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708.7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五洋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5/04 | 分类号: | H02H5/04;H02H3/42;D01G1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76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梳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精梳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工厂中的精梳机大部分都是独立的控制系统, 自动一体化系统对于中小型的企业而言成本太高,并不适用,其中精梳机控制系统都是采用的独立的芯片控制,精梳机的保护装置功能单一,采用独立的芯片控制成本较高、控制较为复杂,且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比较困难。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梳机保护装置,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的特性,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社会上精梳机的保护装置采用芯片控制带来的控制复杂且维修困难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精梳机保护装置,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功率检测电路和预警保护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利用温度检测信号控制预警保护电路,功率检测电路利用功率检测信号控制预警保护电路。
所述预警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触点4接电源+10V和二极管D3的负极,继电器K1的触点5接MOS管Q1的漏极、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1的触点3接报警器LS1的引脚1,继电器K1的触点1接电源+20V和电源模块的正极,继电器K1的触点2接电源模块的负极,报警器LS1的引脚2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MOS管Q1的源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端点接地。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D1,热敏电阻D1的一端接电源+5V、电阻R1和稳压管E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热敏电阻D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共端点接地,稳压管E1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运放器OP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OP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3、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运放器OP1的电源端接电源+12V,运放器OP1的接地端接电源-12V,运放器OP1的输出端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温度检测信号和功率检测信号分别利用MOS管Q1和三极管Q2的特性直接控制预警保护电路,代替了传统的单片机或PLC控制,保留了传统单片机或PLC控制精确效率快的优点,同时又控制简单,不易出现问题,且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比较简单。
2,MOS管Q1和三极管Q2并联连接,分别接收功率检测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互不影响,同时一旦温度异常或功率异常,预警保护电路中报警器LS1都会及时报警并且切断精梳机电路,达到保护精梳机且及时预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梳机保护装置的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精梳机保护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精梳机保护装置,采用温度检测电路、功率检测电路实时检测精梳机的温度和功率,利用温度检测信号和功率检测信号分别利用MOS管Q1和三极管Q2的特性直接控制预警保护电路,达到精梳机保护的效果,所述预警保护电路将继电器K1的触点1和2直接接入精梳机供电电路中,继电器K1的触点1和2的闭合和断开将直接控制精梳机供电电路的通路和断路,继电器K1的触点4接电源+10V和二极管D3的负极,继电器K1的触点5接MOS管Q1的漏极、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1的触点3接报警器LS1的引脚1,继电器K1的触点1接电源+20V和电源模块的正极,继电器K1的触点2接电源模块的负极,报警器LS1的引脚2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MOS管Q1的源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端点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五洋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五洋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