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452.X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赖伴来;庞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70;F04D29/52;F04D29/00;F04D29/54;F04D25/10;F04D27/00;F24H3/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暖风 用电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流体是空气的泵送装置,尤其涉及设置有发热介质、并且空气与该发热介质直接接触的空气调节风扇,特别是涉及拥有较大进风面积、从而增大自然风吹出量的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循环扇,参见图4,是一种吹送自然风的电循环扇,装用轴流风叶,在该风叶径向偏前部位周边设置有环形风道,或者是圆柱形外壳的一部分用作为风道。运行时风叶后方径向和轴向都从格栅或网孔状的机身壳体进风,保证足够的风量,并且由于风道的制约作用,可实现较远的送风距离。
现有技术同样还有一种暖风机,参见图5,是吹送加热空气流的电循环扇,也是装用轴流风叶,在该风叶轴向后方设置发热组件,同时也在该风叶和发热组件径向周边设置风道,或者是机身圆柱形壳体的一部分用作为风道,即风叶和风道都包裹在同一机身壳体内。运行时,自然空气从机身壳体后部对应风道轴向后面的格栅或网孔吸入,保证供给发热组件有足够的风量散热,但是其风量和送风距离等指标,却都远低于同等直径风叶的自然风电循环扇,因而不适合兼作普通自然风电循环扇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可以择一用作为吹出自然风的循环扇,或是用作为吹送热风的取暖机。作为吹送自然风的循环扇使用时保证足够的风量和送风距离,而作为暖风机使用时,则仍然保证满意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包括机身壳体和支承该机身壳体的底座组件,以及安装在该机身壳体最前部的格栅或网状前罩;
在所述机身壳体内,自后往前共轴线地依次包括:电动机、导风环、发热体组件和风叶;
机身壳体前部为风道,是该机身壳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被装配固定在所述机身壳体前部;该机身壳体的后部,包括底面和中轴线法向周边的围面都是格栅或网孔状的进风结构;
电动机固装在机身壳体内部的最后方,风叶为轴流扇叶,固装在该电动机的轴伸上,发热体组件设置在电动机与风叶之间,导风环设置在发热体组件的径向周边。
所述底座组件不仅用于支承所述机身壳体,还可以随时调整该机身壳体出风的俯/仰角,而且还是控制所述电动机运行、显示其运行状态和安装摆头机构的所在部位。所述导风环是中空的截头圆锥壳体,口径前小后大,沿其中心轴线往出风方向看,环壁呈收拢趋势,有一定锥度。该导风环环壁上的斜线同其中心轴线相交的角度范围是,10°≤β≤80° 。
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支承架以及缠绕在绝缘骨架上的金属发热丝,该发热体组件借助其支承架共轴线地固装在导风环内,电动机的轴伸穿越所述绝缘骨架的中央部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循环扇运行时,参见图6,风叶后方径向和轴向均穿越机身壳体上的栅格或网孔进风,其中来自轴向的进风在导风环的制约作用下必须流经发热体组件的金属发热丝表面,如果这时是在暖风机工况下运行,所述来自轴向的进风将被强制加热成为暖风吹送出去。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电循环扇运行时,无论用做自然风电循环扇,抑或用做暖风机,其风叶后方径向和轴向均从格栅或网孔状的机身壳体进风,保证足够的风量。并且由于风道制约作用,可实现较远的送风距离。所述电循环扇,自然风、暖风择一选用,两种工况下都达到现有技术自然风电循环扇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大大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购买自然风和暖风各一台设备而占用较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优选实施例,整体外观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2是所述优选实施例机身壳体10及其底座组件70,以及机身壳体10内各部件共轴线分解状态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3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导风环30和安装在其内的发热体组件40之正投影主视图,以及该主视图的B-B剖切右视透视图,该导风环30环壁上通过锥顶的直线,其与中心轴线相交的半边圆锥角记作β;
图4是现有技术自然风循环扇“径向+轴向”进风路径,按图1上的A-A全剖视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暖风机,即暖风电循环扇“轴向”进风路径,按图1上的A-A全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优选实施例,内部结构和“径向+轴向”进风方式,按图1上的A-A全剖视示意图,用于对比图4、图5的内部结构和传统进风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存储的电风扇
- 下一篇:便携式小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