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取机卸卷车液压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407.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成兵;秦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B21C47/24;F15B13/02;F15B1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取 机卸卷车 液压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取机卸卷车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取机卸卷车液压回路。
背景技术
卷取机是热轧板厂重要设备,全套设备由赛迪和二重联合设计,于2011年11月投产。卷取机主要由侧导板装置、夹送辊装置、助卷辊装置、卷筒以及卸卷小车、移送小车组成。它的作用:是将精轧机轧出的带钢进行卷取成卷,以便于运输、存放和深加工。卷取最大卷重38t,卷取速度23m/s,卷取温度600~800℃。该文将要论述的卸卷小车,其作用是将卷筒上成形的钢卷卸下,移送到打捆机位进行打捆。它虽然是卷取机的辅助设备,但其使用的情况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产节奏,并且钢卷如果长时间不能从卷筒上卸下,会卷筒影响使用寿命,甚至烧坏卷筒,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卸卷小车组成部件有:机架11、托辊12、车轮13、轴承14和液压缸15。
当卷取机处于待钢状态时,卸卷小车处在卷筒的正下方,小车升降体落在最低位,此时为初始位。当卷取接近终了,带钢尾部被侧导板前激光探头检测到时,卷筒减速,卸卷小车快速上升,从最低高压(9.8MP)高速上升1440mm,到待卷位等待接卷。当带钢尾部由安装在夹送辊上的激光探头检测到时,卸卷小车低速上升直到托住钢卷。然后卷筒低速转动对尾,让钢卷的尾部正好压在小车的托辊上,以方便打捆机打捆作业。对尾完成后,卷筒停止转动,活动支承打开,卷筒缩到最小位,卸卷小车托住钢卷移到打捆位,下落然后返回到卷筒下方等待下一个钢卷。卷取机在试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卸卷小车托住钢卷后,当卷筒缩小时,小车向上有一个反弹力,将钢卷与卷筒之间顶死,从而卸不出卷,这种现象在卷取12mm以上钢板时,尤其明显。经过对升降油缸无杆腔的压力检测和分析,发现是卸卷小车升降的液压控制回路不合理。
当带钢尾部被夹送辊上的激光探头检测到时,电磁铁1和电磁铁4得电卸卷小车从待卷位低压(4.4MP)低速上升直到托住钢卷。电磁铁4失电,无杆腔液控单向阀关闭,使小车锁住。此时带钢尾部还有最后一圈没有卷完。卷筒继续低速转动卷完最后一圈,使小车托辊到卷筒之间增加了一个钢板的厚度。从而造成油缸与液控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中压力增高,所以在卷筒缩小时,由于高压作用小车向上反弹,将钢卷顶死在卷筒上,卸不下来。通过对无杆腔的压力检测可以观察到:卸卷小车上升顶到卷后,在卷取最后一圈和对尾过程中,12mm以下的带钢,压力冲击可达8-9Mpa,12mm以上的带钢,压力可达12Mpa。12mm以上的带钢几乎每一卷都卸不下来。12mm以下的钢卷在卸卷时也比较困难,要通过卷筒低速反转配合才能卸下卷,而且其中有60%的钢卷卸下来后变成塔形,严重影响了钢卷的外观质量。所以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影响了轧制节奏,降低产量,还对卷筒和小车托辊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卷取机卸卷车液压回路,以实现卷取机卸卷车的正常使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机卸卷车液压回路,以实现卷取机卸卷车的正常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取机卸卷车液压回路,包括升降回路,还包括泄压回路,所述泄压回路包括第一连通管道、溢流阀和换向阀,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回路的阀架的出口连通,所述溢流阀和所述换向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上,所述溢流阀的回油管与所述阀架的主回油管连通,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截止阀的开闭。
优选的,上述阀架的出口为无杆腔钢管,所述无杆腔钢管上开设通孔,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与所述通孔对接连通。
优选的,上述第一连通管道为无缝钢管。
优选的,上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
优选的,上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优选的,上述升降回路的液控单向阀为外控内泄,所述液控单向阀连接有梭阀,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卷取机卸卷车液压回路,包括升降回路,所述升降回路的液控单向阀为外控内泄,所述液控单向阀连接有梭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