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306.7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8 | 分类号: | B02C18/08;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自动化 卡拉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卡拉胶设备专用部件及动力机械技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卡拉胶是三大海藻胶之一,也叫角插菜胶、鹿角藻胶、爱尔兰菜胶,主要是从红藻的角插菜属、麒麟菜属、杉藻属及沙菜属等海藻中获得;其产量仅次于褐藻胶,位居第二位,由于其优良的性质及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
卡拉胶的反应活性主要来自半乳糖残基上带有的半酯式硫酸基,它具有较强的阴离子活性,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多糖。商品化的卡拉胶的相对分子质量105ˉ106,卡拉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性能和用途有明显的影响。食品级卡拉胶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表面褶皱、微有光泽、半透明片状体或者粉状物,无臭或者有微臭,无味,口感粘滑,溶于60℃以上的热水中,形成粘性透明为轻微乳白色的易流动液体。由于卡拉胶大分子没有分支的结构、阴离子特性,它们可以形成高粘度溶液。
卡拉胶的提取工艺为:海藻-清洗-碱处理-洗涤至中性-提胶-过滤-(过滤前加0.2%KCl)-冷却切条-脱水-干燥。
碱处理的程度与产品品质密切相关,碱处理程度重,凝胶强度高、粘度低;碱处理程度轻,凝胶粘度高、强度低。在碱处理的过程中,碱浓度、温度和时间对于卡拉胶的产率和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碱处理过程中还同时要对原料藻进行破碎,其破碎是否够充分,也直接影响到卡拉胶的提取程度,目前基本是通过设置一个电机带动刀具对原料藻进行破碎,原料藻经常会挂在刀具上,实际破碎效果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其在碱处理系统上游,先设置了一套破碎机构,让破碎好的原料藻再投入到碱处理的釜体中,如此可以提升碱处理的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包括系统本体,该系统本体具有内部形成有处理容腔的釜体、形成在釜体上部的顶盖以及位于釜体处理容腔内的过滤网,该釜体具有投料口;
该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还包括破碎机构,该破碎机构设置在投料口的上游以将破碎后的原料藻投入到投料口中。
进一步,该破碎机构还包括内圆柱筒和外圆柱筒,该外圆柱筒套设在内圆柱筒外并在外圆柱筒内壁面形成有第一破碎刀,该内圆柱筒的外壁面形成有第二破碎刀,该内圆柱筒和外圆柱筒同轴设置,该第一破碎刀和第二破碎刀在轴线上呈错开设置,该内圆柱筒和外圆柱筒在动力机构带动下呈相反方向转动。
进一步,该外圆柱筒设置有若干把第一破碎刀,该内圆柱筒设置有若干把第二破碎刀,每把第一破碎刀和任一一个第二破碎刀在轴线上均成错开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其创造性地在系统本体的投料口上,设置一套用于对原料藻进行破碎的破碎机构,这样在进行碱处理时,是对破碎后的原料藻进行处理,效率上大大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就是从整体上增加了一点整个系统的高度,使用起来也不会存在任何一点不便利,而且可以进一步设置感应机构,当感应到原料藻时,该破碎机构才运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圆柱筒和外圆柱筒之间套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破碎刀和第二破碎刀排布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系统本体的示意图。
图中:
系统本体-1;釜体-11;处理容腔-111;
顶盖-12;过滤网-13;投料口-14;
破碎机构-2;外圆柱筒-21;第一破碎刀-211;
内圆柱筒-22;第二破碎刀-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包括系统本体1,该系统本体1具有内部形成有处理容腔111的釜体11、形成在釜体11上部的顶盖12以及位于釜体11处理容腔111内的过滤网13,该釜体11具有投料口1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该高效自动化卡拉胶碱处理系统还包括破碎机构2,该破碎机构2设置在投料口14的上游以将破碎后的原料藻投入到投料口1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牙原材料粉碎装置
- 下一篇:氧化物高强度陶瓷颗粒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