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084.9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慧;宋景刚;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景刚;李淑慧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利工程 护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受到水流冲刷的岸坡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因此需要人工护坡。传统的护坡方式包括混凝土护坡、灰土护坡等,这些方式不能种植植物,而且造价较高;现在也出现了土工网护坡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种植植物,有一定护坡能力,但是植物的固土效果较差,容易松动,降低了护坡效果,而且安全性不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557449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包括分隔板和格网,其特征在于:分隔板的内部底层设置有格网,分隔板的内部中间层设置有土壤层,在土壤层的上方设置有植被层;分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相邻分隔板之间卡扣连接;位于顶层的分隔板的隔板壁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桩连接,这种方式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定土层,但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坡顶大量冲下的积水很容易摧毁植物以及根系上的土壤,现有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还存在着对土层保护效果差,抗雨水冲刷能力差,功能单一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以解决现有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对土层保护效果差,抗雨水冲刷能力差,功能单一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包括侧固定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护坡杆,阻水墙,引水沟槽,固定导水沟槽和固定孔,所述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固定焊接;所述的护坡杆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之间;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上;所述的阻水墙设置在上固定板的下部;所述的引水沟槽设置在阻水墙的前端;所述的固定导水沟槽设置在侧固定板上并与引水沟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采用不锈钢板或PVC塑料板的一种或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上固定板的上部为扇形。
优选的,所述的阻水墙和引水沟槽为倒V型,所述的引水沟槽的两端与固定导水沟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护坡杆倾斜设置有多个并交叉成网状。
优选的,所述的护坡杆为L型支架。
优选的,所述的护坡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活动导水沟槽。
优选的,所述的护坡杆的底部还设置有垫层,所述的垫层采用土工布层。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固定孔均匀开设在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导水沟槽和活动导水沟槽竖向设置,所述的固定导水沟槽和活动导水沟槽采用U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采用不锈钢板或PVC塑料板的一种或组合,有利于根据地形要求灵活铺设且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固定板的上部为扇形,有利于扩大上固定板与坡顶的接触面积,配合阻水墙和引水沟槽的设置,可有效将坡顶倾泻的水流导出。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阻水墙和引水沟槽为倒V型,所述的引水沟槽的两端与固定导水沟槽连通,有利于提高导水效果,防止大量水流流至护坡杆之间,侵蚀土层。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护坡杆倾斜设置有多个并交叉成网状,有利于在网孔中种植植物来加固土壤。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护坡杆为L型支架,有利于提高对土层的保护,减少雨水冲刷泥土,同时可将雨水拦截,使雨水在流动时紧贴护坡杆并在护坡杆的交汇处汇集,最终引导至固定导水沟槽内。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护坡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活动导水沟槽,有利于根据侧固定板之间间距的不同,灵活设置活动导水沟槽来加强对水流的引导。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护坡杆的底部还设置有垫层,所述的垫层采用土工布层,有利于加强对土层的保护,减轻水土流失。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固定孔均匀开设在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侧固定板上,有利于固定更加牢固。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导水沟槽和活动导水沟槽竖向设置,所述的固定导水沟槽和活动导水沟槽采用U型槽,有利于将水流直接引导至坡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护坡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垫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景刚;李淑慧,未经宋景刚;李淑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