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紫砂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7585.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泥公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42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壶体 茶水 本实用新型 紫砂茶壶 组合式 壶肩 棱边 便于携带 径向延伸 倾斜设置 上下组合 所在平面 饮水茶杯 自动回流 夹角为 上端口 注水口 杯沿 倒扣 壶颈 壶嘴 连通 溢出 储存 稳固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紫砂茶壶,包括壶体和倒扣在壶体上的茶杯,所述壶体的壶肩倾斜设置,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壶肩上设有用于回流茶水的凹槽,茶杯的杯沿置于凹槽内;壶体上设有壶嘴,其与壶肩的最低处连通;所述壶体的壶颈上端口沿壶体径向延伸形成棱边,棱边所围为注水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茶杯和壶体上下组合的形式,无需另外设置饮水茶杯,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储存;壶体和茶杯扣合紧密,安全稳固;茶杯内多余的茶水可自动回流至壶体,有效防止茶水溢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紫砂茶壶。
背景技术
紫砂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紫砂壶界,人们较多关注的是紫砂壶的用料是否讲究、主题是否鲜明、文化气息是否浓厚,还有它的做工是否精细,装饰是否高雅等;其次,在紫砂壶的造型处理方面,往往以美观、文化主题为基础;那么,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兼具艺术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泡上一壶茶坐下来细细品味越来越难得,对于如普洱、铁观音茶等需要茶水及时分离的茶叶,通常需要在常规茶壶的基础上配置一个茶杯,及时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出饮用;对此,目前有一种用悬置的滤网进行茶水分离的玻璃杯,但很多人并不喜欢玻璃的质感和机械的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组合式紫砂茶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紫砂茶壶,包括壶体和倒扣在壶体上的茶杯所述壶体的壶肩倾斜设置,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壶肩上设有用于回流茶水的凹槽,茶杯的杯沿置于凹槽内;壶体上设有壶嘴,其与壶肩的最低处连通;所述壶体的壶颈上端口沿壶体径向延伸形成棱边,棱边所围为注水口;所述壶肩和壶颈的夹角为80°-110°
为了加快茶水的回流,在所述壶肩上开设多个用于回流茶水的小孔。
所述棱边靠近壶嘴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壶嘴一端的宽度,可有效防止茶水或者茶叶的溢出。
所述壶体上设有一对用于防烫的隔热贴耳;所述隔热贴耳镂空。
所述壶体内腔连接壶嘴的位置设有过滤网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本组合式紫砂茶壶无需另外设置饮水茶杯,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储存;2、壶体和茶杯扣合紧密,安全稳固;3、茶杯内多余的茶水可自动回流至壶体,有效防止茶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紫砂茶壶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隔热贴耳朵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壶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紫砂茶壶,包括壶体1和碗状的茶杯2,茶杯2倒扣在壶体1上,壶体1上端设有壶嘴103,壶体1上还设有一对镂空隔热贴耳3,两个隔热贴耳3为U型,两端与壶体1连接,中间与壶体1分离;茶杯2为碗状,如图3所示;隔热贴耳3优选为镂空,以进一步增加隔热效果,其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泥公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泥公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7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