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径可调的匀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7300.8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亿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G02B27/09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可调 匀光管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电检测和光学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径可调的匀光管。
背景技术
匀光照明系统可对光学系统中指定的平面区域实现均匀光强分布的光投射,其在光电检测和光学加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各种匀光照明系统中,基于匀光管(也称为光通)的匀光照明系统是一种常见并且重要的类型,与其他类型的匀光照明系统(例如:基于光纤耦合匀光照明系统、基于微透镜阵列或积分棒的匀光照明系统以及基于衍射分光器件的匀光照明系统的等)相比,它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易于调控、轻便小巧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
典型的匀光管是由4片矩形反射镜围成的管状空腔,其内表面为反射面。将点光源置于匀光管入口的中心,则在匀光管出口截面上的光强分布为近似均匀分布。
现有技术中,匀光管的4片反射镜粘合固定后,其口径无法调节,实际使用时,只能通过整体更换不同口径的匀光管,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口径可调的匀光管,包括壳体、4片反射镜和调节机构,所述4片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和反射镜之间,所述4片反射镜的反射面之间围成一管状空腔,该管状空腔至少一宽度方向的尺寸可调。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所述管状空腔的截面呈矩形。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每个所述反射镜的一个端面抵持于其相邻的一个反射镜的反射面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每个所述反射镜独立地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位移可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所述壳体配合所述第一螺杆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的末端作用于所述反射镜的端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杆,所述壳体配合所述第二螺杆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反射镜的外表面和第二螺杆之间设置有一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反射镜之间面接触。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所述支撑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反射镜的外表面之间,且该支撑体分别与该相邻的两个反射镜之间面接触。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所述支撑体的靠近所述第一螺孔的边缘凹设形成有台阶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径可调的匀光管中,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匀光管口径可调,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匀光管在第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匀光管在第二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径可调的匀光管,包括壳体、4片反射镜和调节机构,所述4片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和反射镜之间,所述4片反射镜的反射面之间围成一管状空腔,该管状空腔至少一宽度方向的尺寸可调。
优选的,所述管状空腔的截面呈矩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反射镜的一个端面抵持于其相邻的一个反射镜的反射面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反射镜独立地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位移可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该处的第一方向与该反射镜所在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所述壳体配合所述第一螺杆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的末端作用于所述反射镜的端面。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杆与第一螺孔之间螺纹配合,通过转动可调节第一螺杆延伸至壳体内的长度,进而可作用于相应的反射镜靠近壳体的端面,并驱动该反射镜在其平面方向位移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杆,所述壳体配合所述第二螺杆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反射镜的外表面和第二螺杆之间设置有一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反射镜之间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亿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亿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7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透式荧光轮
- 下一篇:一种可上翻的V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