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料受料设备自动升降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7272.X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5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赵杰;吴增福;孟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料受料 设备 自动 升降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料受料设备自动升降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转运过程中,为了防止移动输送设备与其他物体碰撞,并保证在其移动过程中的灵活运转,一般卸料装置出料口与移动设备的进料口之间要保证有一定的距离,在卸料时难免产生扬尘。
目前移动设备普遍采用伸缩套筒的方式与装卸料口连接,但其只提供物料下料通道,并没有实现完全密封,连接处溢料扬尘现象仍不能避免,尤其对于热物料而言,在卸料过程中热的气体会带着粉尘往外逸出,扬尘更加明显,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同时恶化工作环境,危害工人的工作健康。为降低扬尘,会尽量减少伸缩套筒之间缝隙距离,但两者距离过小容易由于内外套筒高温膨胀不均匀而卡死,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温料受料设备自动升降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料溜槽外设有可升降的密封筒,卸料过程中热的气体不会带着粉尘往外逸出,密封性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料受料设备自动升降密封装置,包括下料溜槽、设于下料溜槽顶部的卸料阀门、套在下料溜槽底部的密封筒和与密封筒顶部连接的升降设备,其中,密封筒的顶部与下料溜槽的外壁密封接触,接触面为耐高温柔性石墨编制填料层,密封筒设于受料罐的正上方,可随升降设备沿下料溜槽外壁上下移动,移动到下方时密封筒底部与受料罐密封接触。
其中,所述密封筒包括上沿、筒体和下沿,上沿、筒体和下沿呈工字型连接,耐高温柔性石墨编制填料层通过盖板压制在上沿上,并与下料溜槽的外壁密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受料罐的边沿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密封筒的下沿的宽度,环形凹槽设于密封筒下沿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下沿与受料罐的接触面上设有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垫圈。
作为优选,该装置还包括连锁控制模块,所述连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开关触头,开关触头固定在密封筒的上沿处,第一接近开关的位置接近于密封筒底部与受料罐密封接触时开关触头的位置,第二接近开关的位置设于第一接近开关的垂直上端;控制方法为:受料时,空受料罐停至指定位置后,发送信号给升降设备,密封筒在升降设备的控制下开始下降,当开关触头经过第一接近开关时,升降设备关闭,卸料阀门开启,开始卸料,受料完成后,关闭卸料阀门停止下料,升降设备拉着密封筒开始上升,当开关触头经过第二接近开关时,升降设备停止拉升,受料罐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距离与受料完成后密封筒向上移动的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筒的上沿通过若干连接线缆连接至升降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筒的上沿上设有若干吊环螺钉,连接线缆一端连接吊环螺钉,另一端连接升降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线缆具体为钢丝绳,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夹与吊环螺钉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实用,密封及抑尘效果明显,在实现物料运转设备与卸料装置之间动态连接的同时,进行了良好的密封,可极大地降低卸料区域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设备通过连锁实现自动化操作,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人工作强度。下料溜槽与受料罐距离可调,因此不会因为两者距离过小导致高温膨胀不均匀而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温料受料设备自动升降密封装置包括下料溜槽1、设于下料溜槽1顶部的卸料阀门2、套在下料溜槽1底部外的密封筒3、与密封筒3连接的升降设备4和连锁控制模块。密封筒3可随升降设备4沿下料溜槽1外壁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7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