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可靠的动滑轮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7033.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祝炜;范汉城;王亚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望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4 | 分类号: | B66D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2 | 代理人: | 房鑫磊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可靠 动滑轮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动滑轮轴的轴向位移串动,减少滑轮支架直接受力的一种动滑轮组,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动滑轮组装置,属于起重机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动滑轮组中的动滑轮轴容易发生轴向位移串动,为解决该问题,现有动滑轮轴的两端用螺栓穿过定位套和动滑轮轴,螺栓起到定位作用,该种方式使螺栓直接承受在作业工程中拉板等对其造成的冲击,容易断裂,造成动滑轮组整体无法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动滑轮组是将动滑轮支架直接掰弯箍住动滑轮轴,由滑轮支架直接承受拉力,动滑轮支架直接受力易磨损且容易被扯裂,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动滑轮组装置,有效防止动滑轮组中动滑轮轴发生轴向位移串动,同时避免滑轮支架直接受力,提高动滑轮组的使用寿命,降低动滑轮组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动滑轮组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可靠的动滑轮组装置,包括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动滑轮轴,所述动滑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纵向排列的滑轮,两个纵向排列的滑轮相互平行,动滑轮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个纵向排列滑轮的外侧,所述滑轮支架的下部转动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滑轮,在与滑轮支架连接的动滑轮轴上套接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的外侧面与滑轮支架焊接连接,在延伸到纵向排列滑轮外侧的动滑轮轴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螺纹,并在延伸到纵向排列滑轮外侧的动滑轮轴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相互对应并在同一螺母直径线上的连接孔,所述延伸到纵向排列滑轮外侧的动滑轮轴上形成有沿动滑轮轴径向并贯穿动滑轮轴的定位孔,所述螺母上的两个连接孔与动滑轮轴上的定位孔对应形成限位通道,所述螺母和动滑轮轴通过限位通道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隔套设置有两个,避免滑轮支架直接受力,提高动滑轮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隔套外侧面的底部通过固定板与滑轮支架焊接连接,提高了隔套与滑轮支架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固定板垂直于滑轮支架,提高动滑轮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每个隔套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动滑轮轴的螺纹上涂有螺纹胶层,螺纹胶也称厌氧胶,可以有效防止动滑轮轴上螺纹连接的螺母受冲击震动作用影响而松动,降低动滑轮组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动滑轮组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延伸到纵向排列滑轮外侧的动滑轮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螺纹,并在延伸到纵向排列滑轮外侧的动滑轮轴上螺纹连接螺母,在螺母的侧壁上设置两个相互对应并在同一螺母直径线上的连接孔,延伸到纵向排列滑轮外侧的动滑轮轴上设置沿动滑轮轴径向并贯穿动滑轮轴的定位孔,使螺母上的两个连接孔与动滑轮轴上的定位孔对应形成限位通道,在限位通道内插有螺杆并在螺杆的端部配有固定螺母,使螺母和动滑轮轴通过限位通道螺栓连接,有效防止动滑轮组中动滑轮轴发生轴向位移串动,同时,在与滑轮支架连接的动滑轮轴上套接设置有隔套,隔套的外侧面与滑轮支架焊接连接,有效避免滑轮支架直接受力,提高动滑轮组的使用寿命,降低动滑轮组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动滑轮组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母和动滑轮轴螺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滑轮支架,2-动滑轮轴,3-纵向排列的滑轮,4-横向布置的滑轮,5-隔套,6-螺母,7-螺杆,8-固定螺母,9-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望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望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7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