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态公园景观绿化的乡土植物防撞生态移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858.2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顺;万遥;游良旺;王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态 公园 景观 绿化 乡土 植物 移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移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公园景观绿化的乡土植物防撞生态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乡土树种,一般是指原来就生长在当地,或者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树种。其特点是经过了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长期考验,已完全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发展。当地群众对其生物学特性包括繁衍、栽培、管理及开发利用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近年来,随着林业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乡土树种的认识越来越高,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并在积极推广乡土树种造林,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公园、小区、街道和荒山绿化中乡土树种栽植面积越来越大,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园林风格。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的环境,容易成活,便于管理。
现有的乡土转运方法一般是将乡土植物与土球一起移植,将麻绳编织于土球外围,然后倾斜安置于大型卡车的车斗内。该移植方式存在下述缺点:(1)水分蒸发速度快,难以保证植物的水分,影响植物的存活率。(2)在转运过程中,植物的固定效果差,植物根部容易遭受震动、撞击,进一步影响植物根部的存活率。(3)大型植物移动不方便,而现有的移动小车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能有效提高植物移栽存活率,结构简单,用于生态公园景观绿化的乡土植物防撞生态移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态公园景观绿化的乡土植物防撞生态移植装置,包括容纳带土球植物根部的内盘体,套设于内盘体外的外盘体及连接于外盘体底部的移动机构;所述内盘体和外盘体之间形成第一活动间隙;所述内盘体和外盘体通过第一弹性缓冲件连接;所述内盘体的内壁设有保湿层,所述外盘体的底部设有蓄水槽,所述保湿层具有穿过内盘体,伸入蓄水槽内的吸水端。使用时,可将带土球的植物根部置于内盘体中;当外盘体遭遇撞击或者剧烈震动情况下,第一弹性缓冲可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避免造成植物根部损伤;保湿层可通过吸水端吸取蓄水槽内的水,对植物根部起到保湿作用,进而保证植物根部供水充足;进而有效提高植物移栽的存活率;移动机构可方便移动植物,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内盘体底部正对蓄水槽处设有供吸水端伸出的穿孔,内盘体位于穿孔处设有伸入蓄水槽内的限位套,限位套与蓄水槽底部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隙;所述限位套外套设有第二弹性缓冲件。外盘体遭受撞击时,限位套可保证吸水端始终位于蓄水槽内,外盘体遭受撞击时,第二缓冲间隙和第二弹性缓冲件可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内盘体和外盘体均呈半球形,所述外盘体外壁分布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末端设有弹性块。外盘体倾斜时,则支撑柱可支持于地面、墙面等支持面上,方便固定,而且在遭受撞击时,弹性块还可起到缓冲和防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块、轴体及滚轮,所述安装块设于外盘体外侧壁,轴体穿设于安装块上,而滚轮连接于轴体上。进而在移动时,将植物倾斜安置,然后使使防撞移植装置倾斜,滚轮接触地面;此时就可通过植物杆部推动植物移动;需要固定时,只需倾斜植物至滚轮悬空即可,操作容易,结构简单,固定也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外盘体边缘分布若干连接内盘体的环件,环件连接可扎紧植物杆部和固定位置安装件的加固绳。所述环件可牢固连接内盘体和外盘体,而所述加固绳可保证防撞移植装置与植物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且加固绳还可连接固定位置安装件,进一步保证植物安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保证移栽过程中植物供水充足,防撞、防震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植物移栽的存活率,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生态公园景观绿化的乡土植物防撞生态移植装置,包括内盘体1、外盘体2及移动机构3。所述内盘体1用于容纳带土球植物根部100,外盘体2套设于内盘体1外,移动机构3连接于外盘体2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制备生物质成型活性炭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活性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