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密闭腔异物夹取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756.0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宏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操作杆 左操作杆 镊头 弹簧 镊杆 本实用新型 半密闭腔 发光片 支撑板 异物 滑槽 夹取 拆卸更换 弹簧连接 螺杆连接 前端设置 左右两侧 刻度尺 密闭腔 亮光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密闭腔异物夹取镊,主要包括左操作杆、右操作杆、镊头,第一镊杆,发光片,弹簧,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左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左操作杆通过螺杆连接,弹簧右侧与右操作杆固定连接,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内部分别设有滑槽,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分别通过滑槽设有第一镊杆,第一镊杆上面设有刻度尺,第一镊前端设置有镊头,镊头左右两侧设有发光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根据实际需要拆卸更换镊头,能够满足不同角度的亮光提供,方便医生在对半密闭腔进行各类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密闭腔异物夹取镊。
背景技术
在外科医疗手术治疗或者生理实验中,镊子主要承载深入创口内部进行精确治疗或夹取操作,目前,镊子有很多种,但大多数功能单一,镊子手持头部端光滑,容易造成夹取物品时,手部脱落。或者用于耳鼻口腔等半密闭空间,皮肤壁娇嫩不规则且深度无法掌控,需要足够的照明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及夹取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密闭腔异物夹取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密闭腔异物夹取镊,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弹簧连接的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所述弹簧左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左操作杆通过螺杆连接,弹簧右侧与右操作杆固定连接,所述左操作杆和所述右操作杆内部分别设有滑槽,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分别通过滑槽连接有第一镊杆,第一镊杆前端设置有镊头,所述镊头左右两侧设有发光片,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外侧表面分别设有限位座和防滑纹,所述限位座中间连接有指环,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后端内部分别设有纽扣电池,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后端面分别设有灯光开关。
进一步的,镊头与所述第一镊杆可拆卸,可替换为有探伤功能的探头,协助医生并病灶区域进行初诊。
进一步的,左操作杆可绕螺360度旋转,满足多方位的操作和照明需求。
进一步的,第一镊杆根据刻度尺的刻度调节固定值的长度,预估夹取物或者病灶需进去的长度,调节尺度,准确方便,避免多次定位。
进一步的,发光片为超薄晶体霓虹发光片,不产生热量,没有热辐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为:操作者手指通过指环夹住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指腹部落在防滑纹处,夹紧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深入半密闭腔内,摁下灯光开关,发光片发光,进行夹夹取或者探测操作,根据腔内深度,可调节第一镊杆上的刻度尺,变换的长度,左操作杆可绕螺杆调节角度方位,满足不同部位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进行浅表过渡到较深区域异物的夹取及照明,保证操作过程可视,照明本体发光片为超薄晶体霓虹发光片,不产生热量,没有热辐射,通过第一镊杆上的刻度调节第一镊杆的长度,便于预估长度,对较深内腔处的异物进行夹取,通过调整第二镊杆左的角度,实现多方位操作,指环和防滑纹降低手指部的夹持力,防止操作过程中镊子易脱落现象及节省操作者的力气,降低操作难度。总之,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实用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操作杆、2-右操作杆、3-滑槽、4-第一镊杆、5-刻度尺、6-发光片、7-镊头、8-限位座、9-防滑纹、10-纽扣电池、11-灯光开关、12-弹簧、 13-螺杆、14-支撑板、15-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宏,未经张树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