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匣抱弹口倒棱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581.3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6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燎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1/54 |
代理公司: | 南充聚力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7 | 代理人: | 许祥述 |
地址: | 637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匣 抱弹口倒棱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弹匣抱弹口。
背景技术
弹匣是一种供弹装置,它安装在枪轴线某个方向上,使用时由内部的托弹簧和托弹板共同作用,将其中的枪弹逐发推出为武器供弹。弹匣最上部的抱弹口由于时常与人手相触,如装弹时需在此将子弹压入弹匣,同时此处也是与子弹体必须接触的部位(如压入子弹和子弹上膛时)因此要求抱弹口必须圆滑整齐,不能有毛刺,以防划伤使用者于手指及弹壳。传统制造弹匣抱弹口的方法往往在抱弹口部留有较多毛刺,而处理弹匣抱弹口毛刺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手工打磨与振动研磨加工,一方面倒棱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工效低,生产成本较高,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弹匣抱弹口倒棱模具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质量高且稳定的弹匣抱弹口倒棱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垫板、下垫板,夹板、脱料板,上模座与垫板通过螺钉连接,上模座上设有弹簧和等高座及冲子,下模座通过螺钉与垫板及凹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凹模的凹槽为矩形,其大小、形状与弹匣一致,凹模上设有定位销,冲子端部与弹匣抱弹口相触部位设有倒角。
使用时,将弹匣坯料置于凹模内并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夹板固定,冲床工作后,冲子(即凸模)下压,由于冲子与弹匣抱弹口相触部位为倒角,冲子下压时,使弹匣抱弹口倒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倒棱效率高,且倒棱后更加均匀、光顺、美观,弹匣抱弹口抱无毛刺,产品标准统一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9、上垫板4、下垫板8,夹板5、脱料板6,上模座与垫板通过螺钉连接,上模座上设有弹簧2和等高座3及冲子,下模座通过螺栓与垫板及凹模7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于凹模的凹槽为矩形,其大小、形状与弹匣一致,凹模上设有固定定位销,冲子端部与弹匣抱弹口相触部位设有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燎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燎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