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向型开式流体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568.8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博;郑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向 型开式 流体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流量装置中的同向型开式流体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国内外计量技术机构中,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使用的流体切换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闭式流体切换装置;二是不同向型开式流体切换装置。这两种流体切换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检测、检定中的量值传递要求,但随着液体流量计量技术的发展,上述流体切换装置已不能很好的满足仪表测量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闭式流体切换装置的流体扰动问题,在闭式流体切换装置对流体突然进行切换时,管道中的流体流速和压强都将发生急剧变化,产生较强流体波动,这种流体波动将会沿管道向管道入口传播,因而造成稳定流动状态的流体的扰动,进而影响流量计的计量性能。由于上述流体扰动问题是闭式切换装置无法克服的严重缺陷,因此该型流体切换装置在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少,逐渐被对流体不产生扰动的不同向型开式流体切换装置取代。
图1给出了不同向型开式开式流体切换装置结构组成。图1中,不同向型开式流体切换装置包括换向喷嘴(1)、分流器(17)、第一切换流道(181)、第二切换流道(182)、切换装置计时导杆(19)和光电转换器(20)。其中,分流器(17)有相邻的第一分流漏斗(171)和第二分流漏斗(172),第一分流漏斗(171)和第二分流漏斗(172)的下端分别对应有第一导引管(1711)和第二导引管(1722);此外,第一导引管(1711)和第二导引管(1722)的下端分别对应地置于第一换向流道(181)和第二换向流道(182)中。流体切换装置计时导杆(19)与分流器(17)固定连接并与光电转换器(20)相配合产生计时控制信号。该型流体切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对应的流体切换流量模型可由图2表示。由图2可以看出该型流体切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t0—t10阶段,在该阶段流体切换装置开始将流体由旁通管向工作量器切换,喷嘴喷出的流体由旁通管逐渐切换流入工作量器,此时计时器并未计时,该过程流入工作量器的流体的累积量用A表示。
t10—t20阶段,在该阶段流体切换装置逐渐将流体完全切换进入工作量器,并且计时器开始由t10时刻计时,该过程中流入工作量器的流体累积量用B表示。
t20—t30阶段,在该阶段流体切换装置对流体的切换结束,喷嘴喷出的流体完全进入工作量器,计时器接续t10—t20阶段继续进行连续的计时,该过程流入工作量器的流体累积量用G表示。
t30—t40阶段,在该阶段流体切换装置开始由工作量器向旁通管切换出,喷嘴喷出的流体由工作量器逐渐流入旁通管,计时器接续t20—t30阶段继续进行连续的计时,该过程流入工作量器的流体累积量用E表示。
t40—t50阶段,在该阶段流体切换装置逐渐将流体由工作量器完全切换进入旁通管,计时器在时刻t40停止计时,该过程流入工作量器的流体累积量用F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刻度标识的平衡器油箱
- 下一篇:串联水表检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