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抗断裂挡木装置的大型卧立两用劈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167.2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兴;高江涛;曲洪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超 |
主分类号: | B27L7/06 | 分类号: | B27L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9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断裂 装置 大型 两用 劈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抗断裂挡木装置的大型卧立两用劈木机。
背景技术
大型卧立两用劈木机是木段劈开分离加工的专用设备,其挡木装置通常是由挡木板和机身两件焊接构成。该装置在加工过程中是将所述挡木板的里端面与机身的外端面对接,再在所述挡木板、机身的里、外端面对接处的外表面周边,通过焊接缝将两件固连成一体。由于只对所述挡木板、机身的里、外端面对接的外表面周边焊接固连,存在两件对接位置的焊接缝较少,焊接强度较低的不足。如工作中,将待劈木段置于机身的工作台面上,使待劈木段的一端与挡木板的里端面定位相接,通过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带动劈刀,对所述待劈木段的另一端逐渐移动进行挤压劈裂分开,以完成人们所需木块的分离。由于所述劈刀在对待劈木段挤压劈裂分开的过程中,直接作用在挡木板里端面上挤压劈裂的推力很大,通常所述挤压劈裂的推力在20T~34T。长期工作中,所述挡木板在承受劈刀挤压劈裂推力的作用下,极易使所述挡木板、机身的里、外端面对接处的焊接缝出现裂纹导致断裂而无法使用,通常用户只能将档木板与机身焊接连成一体的挡木装置整体作报废处理重新更换,降低了工作寿命,明显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抗断裂挡木装置的大型卧立两用劈木机,旨在提高档木装置的抗断裂工作寿命,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带有抗断裂挡木装置的大型卧立两用劈木机,包括机身;它是框架设有内腔;机身前端部的周边与框架里侧面下半部内腔和该内腔端口周边对接通过焊接缝固连;所述框架里侧面的上半部通过焊接缝连有挡木板与机身相接;在位于框架内腔的机身前端部的上面连有加强梁,该加强梁的上、下端和内侧对应与框架内腔上部、机身前端部上面和挡木板里侧面相接并通过焊接缝固连。
优选地,在所述框架外侧的内腔端口处连有端盖。
优选地,所述机身为工字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身前端部的周边与框架里侧面下半部内腔和该内腔端口的周边对接通过焊接缝固连,并将所述框架里侧面的上半部通过焊接缝连有挡木板与机身相接,以及在位于框架内腔的机身前端部的上面连有加强梁,使该加强梁的上、下端和内侧对应与框架内腔上部、机身前端部上面和挡木板里侧面相接并通过焊接缝固连。经试验:当劈刀挤压劈裂推力在34T的长期作用下,所述框架、挡木板和机身通过在内腔和外侧多处位置固连的焊接缝不裂纹,有效提高了框架和挡木板与机身焊接成的挡木装置的抗断裂工作寿命,明显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框架1、挡木板2与机身3焊接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框架1与机身3分离连接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平面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B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 中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详述。应当说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具体限定。
这种带有抗断裂挡木装置的大型卧立两用劈木机(图1—图7所示),包括工字钢结构的机身3;它是在由钢件焊接构成的框架1上设有内腔;机身3前端部的周边与框架1里侧面下半部内腔和该内腔端口周边对接通过焊接缝8固连(图2—图4所示);所述框架1里侧面的上半部通过焊接缝8连有挡木板2与机身3相接(图2、图4所示);在位于框架1内腔的工字钢结构的机身3前端部的上面连有加强梁4(图5所示),该加强梁的上、下端和内侧对应与框架1内腔上部、工字钢结构的机身3前端部上面和挡木板2里侧面相接并通过焊接缝8固连(图5、图6所示)。在所述框架1外侧的内腔端口处通过焊接缝8连有端盖5(图6、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超,未经杨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