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隔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136.7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案是有关一种间隔柱,尤指一种可对三片或以上的装配板,例如金属机板或印刷电路板进行区隔的间隔柱。
背景技术
按计算机或电子产品中为了将一装配板,例如印刷电路板与另一装配板,例如壳体的机板或另一印刷电路板予以隔开,通常会在该装配板与另一装配板之间插接复数个间隔柱,使两装配板彼此隔开。此举,除可提供该印刷电路板稳固支撑及定位效果外,并可避免两装配板因叠置所造成短路的情况发生。
如图1所示,乃已知的一间隔柱扣接于两装配板的剖面图,该间隔柱在一定位件10的两端分别一体设有一第一弹性扣勾101及一第二弹性扣勾102,该第一弹性扣勾101插入一第一装配板20,例如金属机板的一第一板孔201内,而该第二弹性扣勾102插入一第二装配板30,例如印刷电路板的一第二板孔301内,使得该定位件10介于所述第一、第二装配板20、30之间,并将第一装配板20与第二装配板30间形成一间距。
如欲将该定位件10与该第一装配板20分离,使用者必须以两只手指同时按压露出于该第一板孔201底面外该第一弹性扣勾101呈箭矢状的两斜向勾壁103,使该两斜向勾壁103受力压缩变形后,接着将该第一弹性扣勾101由该第一板孔201向上推出,使该第一弹性扣勾101由该第一板孔201脱出后,即可令该间隔柱与该第一装配板20分离。
惟该间隔柱仅能供该第一装配板20和该第二装配板30的定位及隔开,由于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有限,若须另增其他的装配板,例如第三装配板,则前述间隔柱并无提供该第三装配板装设的定位结构,以致该第三装配板因无法装设,而被迫变更设计,而亟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隔柱,其具有能供三片装配板各自装设的三个结合部,使所述装配板间隔地定位于该间隔柱上,且该间隔柱与所述装配板具有快速装卸效果,以提供操作的便利性。
本案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隔柱,其具有能供四片装配板各自装设的四个结合部,使所述装配板间隔地定位于该间隔柱上,且该间隔柱与所述装配板具有快速装卸效果,以提拱操作的便利性。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案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间隔柱,其包括一定位件,其轴向开设一销孔,且在该底端和顶端分别形成供一第一装配板装设的一第一结合部和供一第二装配板装设的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包括位于该定位件底端的一第一挡缘,和从该第一挡缘轴向伸出并连通于该销孔的至少两片第一扣钩;而该第二结合部包括位于该定位件顶端的一第二挡缘,和从该第二挡缘轴向伸出并连通于该销孔的至少两片第二扣钩;以及供一第三装配板装设的一第三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设于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并包括设于该定位件外周面的一第三挡缘,以及与该第三挡缘采间隔设置并在该定位件外周面各自以一U形凹槽界定而成的至少两片第一楔形卡钩,使所述第一楔形卡钩的一自由端与该第三挡缘之间供该第三装配板装设;以及一固定栓,其轴向设有插入所述第一扣钩、该销孔及所述第二扣钩内的一插销,以阻止所述第一扣钩、所述第二扣钩及所述第一楔形卡钩的内缩变形。
其中该插销与该销孔的邻接周面相对设有一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设于该插销外周面的至少一定位扣槽,以及设于该销孔内周面的至少一定位扣环;或者该定位结构包括设于该插销外周面的至少一定位扣环,以及设于该销孔内周面的至少一定位扣槽。
其中该U形凹槽两侧一对纵向长槽的长度大于该第一楔形卡钩的长度。
其中该第一装配板、该第二装配板和该第三装配板选自金属、非金属机板或印刷电路板。
其中该插销顶端径向设有供手指握持与操作的一握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硬盘RAID垃圾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闪存写入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