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烫伤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4030.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礼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礼胜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311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吸管 膨胀部 防烫伤 冷却段 储存 单向阀结构 可拆卸连接 快速冷却 生活用品 烫伤事故 依次连接 收纳 插入段 可重复 缓冲 近口 流体 冷却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伤吸管。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存段、冷却段和插入段,储存段上还设有一膨胀部,所述膨胀部与冷却段之间还设有一单向阀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流体在吸管内的快速冷却,并在近口端设有膨胀部用以缓冲、冷却,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发生烫伤事故的风险,各段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收纳,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伤吸管。
背景技术
吸管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吸管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使用时对着吸管吸走吸管管内的空气,使得管内压强变小,从而与外界大气产生一个压强差,压强差会迫使管内液体液面上升,停止吸气时,空气重新填充入管内,使得压强差消失,管内液体液面恢复原状。故在使用时,使用者对液面上升的速度难以把控,当所吸食液体温度较高时,则容易造成口腔烫伤的事故。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吸管[申请号:201310643593.9],该发明申请包括一根金属吸管,在金属吸管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
该实用新型利用金属的导热性,通过设置在吸管外壁上的散热片散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加速管内液体冷却从而防止烫伤的作用,但由于吸管长度有限,当吸食过快时仍无法较好散热从而有造成烫伤的危险,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吸管本身的温度升高,会使得散热效果大大下降,同时由于吸管温度过高,会造成难以握持的负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烫伤吸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防烫伤吸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存段、冷却段和插入段,储存段上还设有一膨胀部,所述膨胀部与冷却段之间还设有一单向阀结构。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的单向阀结构包括固定在储存段内且位于膨胀部下方的固定板,以及位于储存段内能发生形变的弹性板,所述的弹性板压设在固定板上并与固定板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其中弹性板压设在固定板靠近膨胀部的表面上。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冷却段包括两端的竖直段和中间的弯曲段。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还包括有一冷却箱,冷却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开有一,弯曲段置于冷却箱内,竖直段通过延伸出冷却箱外。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冷却箱内放置有冷却介质,弯曲段的外表面浸没在冷却介质中。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的冷却箱上密闭有散热通孔,且所述的冷却箱的左右两个侧壁分别有一道折痕,所述的折痕恰好在冷却箱侧壁的中心线上。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折痕从侧壁的一边延伸至对应的另一边。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与竖直段之间还设有密封圈,竖直段插入至密封圈中与密封圈过盈配合。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插入段远离冷却段的一端设有一尖刺部。
在上述的防烫伤吸管中,所述储存段和冷却段为可拆卸连接,冷却段和插入段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流体在吸管内的快速冷却,并在近口端设有膨胀部用以缓冲、冷却,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发生烫伤事故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包括储存段、冷却段和插入段,各段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收纳,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存段在未吸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礼胜,未经朱礼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4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