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蓄热高温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707.3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润年;王玉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奥通环保自动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4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蓄热 高温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固体蓄热高温取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要求保护环境、净化天空的呼声与日俱增。北方冬季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采暖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电力出现了相对过剩、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的现象。为解决电力系统的这种供需矛盾,电力系统加强了管理。例如,上海,宜宾等地已经开始采取分时电价,鼓励用户在电力低谷时多用电,在电力高峰时少用电。
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北方以电采暖供热装置代替传统的燃煤锅炉房采暖供热系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南方为了解决冬季采暖的问题,家用电暖器的使用比例也急剧升高。从全国范围内看,虽然电采暖的使用改善了采暖区的环境,解决了冬季采暖的问题,但是却进一步加大了电网峰谷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的供热稳定的固体蓄热高温取暖器。
具体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固体蓄热高温取暖器,包括电锅炉、蓄热水泵、固体蓄热设备、环管蓄热水箱和电加热器,其中,蓄热水泵的进口与电锅炉的热水出口通过回水三通电磁阀连接,回水三通电磁阀的另一路与供热系统回水管连接;蓄热水泵的出口与固体蓄热设备的热源进口通过供水三通电磁阀连接,供水三通电磁阀的另一路通过辅热管路与固体蓄热设备的冷水进口连接,环管蓄热水箱设置在辅热管路外并直接包裹部分辅热管路,环管蓄热水箱的进出水端口并联有电加热器;固体蓄热设备的热水出口与供热系统供水管连接。
所述电锅炉配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有定时控制模块可以在夜间峰谷电价时段,定时控制系统启动电锅炉,经加热后的热水通过蓄热水泵进入固体蓄热设备对其中的固体相变蓄热材料进行加热,经过换热后的水经回水管路回到电锅炉进行加热。
当需要供暖时,首先在供暖前一定时间启动电加热器将环管蓄热水箱中的水温加热到70-80摄氏度。由于环管蓄热水箱的体积较小,水流经过该部分的辅热管路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实际能耗较低,但是却可以对用户回水进行5-8℃的预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通过增加环管蓄热水箱,对回水进行预热,除了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固体蓄热设备负荷之外,特别还能够辅助提升出水温度的控制精度,提升供热的稳定性。
以维持室温18-20℃所需电费总量比较,带有环管蓄热水箱的取暖器能够节省约3%的电费。且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大容量相变蓄热装置,蓄热密度大,体积小,结合峰谷电价政策及其非连续的绿色可再生资源用于建筑采暖,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采暖系统的能耗成本。另外,采用清洁、绿色能源的相变蓄热采暖系统缓解了传统供热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压力,有助于改善区域性雾霾环境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锅炉,2为蓄热水泵,3为固体蓄热设备,4为环管蓄热水箱,5为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固体蓄热高温取暖器,包括电锅炉1、蓄热水泵2、固体蓄热设备3、环管蓄热水箱4和电加热器5,其中,蓄热水泵2的进口与电锅炉1的热水出口通过回水三通电磁阀连接,回水三通电磁阀的另一路与供热系统回水管连接;蓄热水泵2的出口与固体蓄热设备3的热源进口通过供水三通电磁阀连接,供水三通电磁阀的另一路通过辅热管路与固体蓄热设备3的冷水进口连接,环管蓄热水箱4设置在辅热管路外并直接包裹部分辅热管路,环管蓄热水箱4的进出水端口并联有电加热器5;固体蓄热设备3的热水出口与供热系统供水管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化、替换以及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奥通环保自动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奥通环保自动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电机组余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