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407.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建乐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E05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8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合部件,具体是一种阻尼器。
背景技术
门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按照位置来分,门可以分为内门和外门;按照材料来分,门可以分为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料门、铁门、不锈钢门等;从门的作用上来说,主要可把门分为大门、进户门、室内门、防爆门、抗爆门、防火门和不易夹伤的安全门。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但是现有阻尼器结构复杂,体积较为笨重,密封性能一般,静音效果差,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尼器,包括连接头、活塞杆、导向套、隔套、活塞、弹簧和缸体,所述导向套、隔套和活塞均套在活塞杆的外部并且导向套、隔套和活塞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连接头安装在活塞杆的顶部,导向套上安装有第一O型圈和垫片,活塞中部安装有第二O型圈,用于存储阻尼油的缸体位于最底部,弹簧安装在缸体内并且弹簧的上端与活塞的底部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活塞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连接头、导向套、垫片和隔套均采用塑料材质制作,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均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隔套内部安装有用于吸收过剩阻尼油的海绵,导向套内部安装有用于内密封的Y型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通过活塞和密封圈相互配合的作用,使缸体内的阻尼油流量受限流出,从而获得相应的阻尼力,达到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目的,起到减震和静音的效果,设置的导向套能很好的保证活塞杆的同心度和对缸体的密封,使用效果好;该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动平稳,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性,不仅适用于门,还适用于家具、家电、机械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阻尼器的爆炸图。
其中:1-连接头,2-活塞杆,3-导向套,4-隔套,5-活塞,6-弹簧,7-缸体,8-第一O型圈,9-垫片,10-第二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阻尼器,包括连接头1、活塞杆2、导向套3、隔套4、活塞5、弹簧6和缸体7,所述导向套3、隔套4和活塞5均套在活塞杆2的外部并且导向套3、隔套4和活塞5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连接头1安装在活塞杆2的顶部,导向套3上安装有第一O型圈8和垫片9,活塞5中部安装有第二O型圈10,用于存储阻尼油的缸体7位于最底部,弹簧6安装在缸体7内并且弹簧6的上端与活塞5的底部相接触。活塞杆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连接头1、导向套3、垫片9和隔套4均采用塑料材质制作,第一O型圈8和第二O型圈10均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作。隔套4内部安装有用于吸收过剩阻尼油的海绵,导向套3内部安装有用于内密封的Y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该产品受冲击时,连接头1与接触面有适当的摩擦力,可以保持平衡受力,避免产生噪音。活塞杆2具有传动作用,第一O型圈8起到外密封的作用,垫片9起到固定的作用,隔套4可以固定保护海绵,第二O型圈10起到密封活塞5的作用。活塞5可以控制阻尼油的流向。弹簧6具有弹性,在所受压力消失后可以复位。缸体7可以存储阻尼油,也可以固定其他部件。
该产品通过活塞5和密封圈相互配合的作用,使缸体7内的阻尼油流量受限流出,从而获得相应的阻尼力,达到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目的,起到减震和静音的效果,设置的导向套3能很好的保证活塞杆2的同心度和对缸体7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建乐,未经汪建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备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