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喷雾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087.3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惠建 |
主分类号: | B65D83/40 | 分类号: | B65D8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谌杰君 |
地址: | 510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体 喷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体喷雾盖。
背景技术
喷雾就是人工造雾。简单的说就是高压系统将液体以极细微的水粒喷射出来,这些微小的人造雾颗粒能长时间漂移、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形成白色的雾状奇观,极像自然雾的效果,故曰喷喷雾。而挤压式按压瓶可以方便的实现喷雾效果。挤压式的喷雾瓶由于其设计精美,使用方便,已广泛地应用与日化和医药等行业。
现有的喷雾瓶包括瓶身、喷雾头、盖子,瓶身和喷雾头是通过吸液管部进行连接的,由于连接部受力较小还会经常活动,使得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同时由于喷雾头与瓶身直接连接,为了避免误触喷雾头,通常要配上盖子,使用时还需要将盖子取下,十分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盖子与喷雾头一体化成型设计的便捷使用的连体喷雾盖。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连体喷雾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正面设置有喷雾窗,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有按压窗,所述盖体正面还一体成型连接有柔性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喷雾窗内,所述活动板上端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位于按压窗内,所述按压板高度低于盖体顶部位置,所述按压板中部水平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按压板中部垂直设置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管口处设置有喷雾孔。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板和按压窗均为扇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板内设置有复数条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与喷雾窗、按压窗的边沿也设置有复数条加强筋,所述盖体内壁还垂直设置有复数条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板尾端上部设置有指型按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盖体采用一体式设计,吸液管与出液管通过按压板和活动板与盖体连接,使用时无需摘下盖子,直接用手指挤压按压板即可喷雾,而由于按压板高度低于盖体顶部位置,正常放置时不易被误触;同时一体式设计可以降低加工工序和安装工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连体喷雾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正面设置有喷雾窗2,所述盖体1顶部设置有按压窗3,所述盖体1正面还一体成型连接有柔性的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位于喷雾窗2内,所述活动板4上端连接有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位于按压窗3内,所述按压板5高度低于盖体1顶部位置,所述按压板5中部水平设置有出液管6,所述按压板5中部垂直设置有吸液管7,所述吸液管7与出液管6连通,所述出液管6的管口处设置有喷雾孔8。
为了避免误触几率,所述按压板5和按压窗3均为扇形结构。方便手指按压,同时减少按压面积,避免误触
为了增加按压板稳定性,所述按压板5内设置有复数条加强筋9。加强筋能有效增加按压板的稳定性。
为了增加盖体稳定性,所述盖体1与喷雾窗2、按压窗3的边沿也设置有复数条加强筋9,所述盖体1内壁还垂直设置有复数条加强筋9。加强筋能有效增加盖体的稳定性,使得盖体即使制作的很薄也能足够稳定,节省材料。
为了方便按压,所述按压板5尾端上部设置有指型按压槽10。指型按压槽方便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
本申请的盖体采用一体式设计,吸液管连接液体,吸液管与出液管通过按压板和活动板与盖体连接,使用时无需摘下盖子,直接用手指挤压按压板即可喷出,出液管管口设置有喷雾孔,可直接喷出雾体,而由于按压板高度低于盖体顶部位置,正常放置时不易被误触;同时一体式设计可以降低加工工序和安装工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惠建,未经何惠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