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042.6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昌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浙江路口万***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下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并不少见,而在这些事故中轿车追尾大卡车的事故死亡率往往是比较高,除了轿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外,卡车的后防护装置能否起作用是关键。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汽车碰撞事故越来越多,其中追尾相撞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事故。在追尾事故中,小轿车追尾大货车的事故属于多发性事故。
具有良好阻挡作用和缓冲吸能效果的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追尾车辆,防止小车发生钻入碰撞,提高车辆间的碰撞相容性,对保持高速公路交通的顺畅、减少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改进设计与研究,对提高货车的被动安全性,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使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具备多级缓冲功能,本实用新型提出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
为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两侧的连接支架、防撞横梁本体,连接支架与防撞横梁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撞横梁本体后面设有2-3层保护钢板,防撞横梁本体及每层保护钢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上安装有导柱,2-3层保护钢板通过导柱连接,导柱上套有碟簧,防撞横梁本体与第一层保护钢板之间及2-3层保护钢板之间通过碟簧支撑。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防撞横梁本体与第一层保护钢板之间及2-3层保护钢板之间填充有橡胶弹性材料,以进一步减轻冲击力。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防撞横梁本体后面设有3层保护钢板,形成三级缓冲。
对上述方案的再一步限定:防撞梁本体的两侧设有护栏框架,所述保护钢板的两侧设有轴承,轴承支撑在护栏框架内,可减少保护钢板的摩擦运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最大的优势是根据冲击来计算碟簧的弹力,实现多级缓冲,防止小车发生钻入碰撞,提高车辆间的碰撞相容性, 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适合于各类型的商用车后尾,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钢板与护栏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所示:1. 连接支架;2. 防撞横梁本体;3.导柱;4.保护钢板;5. 碟簧;6. 橡胶弹性材料;7. 护栏框架;8.轴承;9.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所示,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商用车的车架9)后部两侧的连接支架1、防撞梁本体2,连接支架1与防撞梁本体2固定连接,防撞横梁本体后面设有3层保护钢板4,防撞横梁本体2及每层保护钢板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上安装有导柱3,3层保护钢板通过导柱3连接,导柱3上套有碟簧4,防撞横梁本体与第一层保护钢板之间及3层保护钢板之间通过碟簧4支撑;防撞梁本体的两侧设有护栏框架7,所述保护钢板的两侧设有轴承8,轴承支撑在护栏框架,可减少保护钢板4的摩擦运行。
如图1所示:防撞横梁本体与第一层保护钢板之间及3层保护钢板之间填充有橡胶弹性材料6,以进一步减轻冲击力。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支1架固定连接在商用车车架9上,防撞梁本体及保护钢板的下缘与地面距离不高于500mm。
如图1所示,保护钢板分为三级,一级车速设定在60-80km/h,二级车速设定在80-100km/h,三级车速设定在100-120km/h分别计算,保护力以车速计算碟簧的规格。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2层保护钢板,也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昌,未经张仁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