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侧墙及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537.7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安晓玉;张庆刚;臧秀凤;侯建英;张锦华;石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艾凤英;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厢侧墙及车厢,所述车厢侧墙包括连接车厢底架的直线段和连接车厢顶部的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直线段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侧墙可以在现有车窗的上方也开设窗口,便于上层铺的乘客观看沿途风光,提高乘客满意度和乘坐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侧墙及车厢。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高速铁路、高速动车事业蓬勃发展,带动了沿线铁路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距离,朝发夕至已不再是梦想。但目前高铁动车组车厢以坐席为主,只适用于6小时以下的车程;对于6小时以上车程的卧铺席位的舒适性、观赏沿途风光等方面还不能令乘客满意。
其中,现有卧铺车厢在高度方向只设置一处车窗,仅方便下层铺乘客在旅途中观看沿途风光,而上层铺乘客的观看视野比较窄,无法观看沿途风光,乘坐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车厢侧墙及车厢,能改善上层铺乘客的乘坐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厢侧墙,所述车厢侧墙包括连接车厢底架的直线段和连接车厢顶部的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直线段的厚度。
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厢侧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厢侧墙及车厢,包括连接车厢底架的直线段和连接车厢顶部的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直线段的厚度;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所述车厢侧墙的曲线段加厚,这样,可以在现有车窗的上方也开设窗口,便于上层铺的乘客观看沿途风光,提高乘客满意度和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厢侧墙中直线段在垂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厢侧墙中曲线段在垂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厢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厢中车窗布置方案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厢中车窗布置方案二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厢侧墙,所述车厢侧墙包括连接车厢底架的直线段和连接车厢顶部的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直线段的厚度。
将所述车厢侧墙的曲线段加厚,这样可以在现有车窗的上方也开设窗口,便于上层铺的乘客观看沿途风光,提高乘客满意度。
为了能够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详细的阐述。
一种车厢侧墙,所述车厢侧墙包括连接车厢底架的直线段和连接车厢顶部的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直线段的厚度。
具体地,所述曲线段的最小厚度接近所述直线段的厚度,所述曲线段的最大厚度是所述直线段的厚度的1.3~1.8倍;
优选地,所述曲线段的最大厚度是所述直线段的厚度的1.6倍,经过力学测试和相关模拟试验,所述曲线段的最大厚度是所述直线段的厚度的1.6倍时,能大幅提高曲线段的强度,便于在原有车厢侧墙车窗的上方增设车窗,而且也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曲线段的外壁为垂直方向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向外凸出;所述曲线段的内壁由至少两个不同倾角的平面上下连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水管收卷清洗装置
- 下一篇:便于更换式伸缩铁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