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462.2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启胜;王次强;张百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智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黄光辉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盖板、壳体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配件,其作用一方面通过与铝壳焊接后对电池进行密封;另一方面通过正负极电极将电池内部电流通过盖板输送至外部;一般盖板极柱结构包括盖板、正负极铆钉或正负极柱、密封绝缘垫片通过压板铆接或螺丝固定连接。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盖板正负极极柱多为在电池上表面高度方向上引出螺柱或正负极压板,占用一部分电池空间,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受到限制,在同种长宽尺寸确定后无法继续提升电池容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盖板正负极极柱在高度方向上引出正负极压板,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受到限制,在长宽尺寸确定后无法继续提升电池容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外壳和盖板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基板的下方设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极耳焊接座,所述两个极耳焊接座下方分别设有铝铆块;还包括沿竖向依次贯穿盖板基板、绝缘垫片、极耳焊接座和左右两侧铝铆块的两个铆孔,所述两个铝铆块上均安装有两个螺栓,所述每个螺栓和所述铝铆块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极耳焊接座一侧为平面,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螺栓相匹配的两个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极耳焊接座和所述螺栓的材料为铜或铝。
进一步的,所述铆孔中安装有铆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外部裸露的极柱或正负极压板引入至电池内部,可使得电池可利用的高度增加,从而增加极板宽度,提高电芯容量及能量密度,在锂离子电池的长度宽度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较传统的电池进一步提升电池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板基板,2、绝缘垫片,3、极耳焊接座,4、铝铆块,5、绝缘密封垫,6、铆孔,7、螺栓,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外壳8和盖板基板1,盖板基板1的下方设有绝缘垫片2,绝缘垫片2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极耳焊接座3,两个极耳焊接座3下方分别设有铝铆块4,还包括沿竖向依次贯穿盖板基板1,绝缘垫片2,极耳焊接座3和左右两侧铝铆块4的两个铆孔6,铆孔6中可以安装铆钉,两个铝铆块4上均安装有两个螺栓7,每个螺栓7和铝铆块4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垫5。
锂离子电池盖板、外壳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配件,其作用一方面通过与铝壳焊接后对电池进行密封;另一方面通过正负极电极将电池内部电流通过盖板输送至外部;一般盖板极柱结构包括盖板、正负极铆钉或正负极柱、密封绝缘垫片通过压板铆接或螺丝固定连接。本专利采用的方案为将外部裸露的极柱或正负极压板引入至电池内部,在电池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使得电池可利用的高度增加,从而增加极板宽度,提高电芯容量及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将锂离子电池盖板正负极放置于壳体内部,极耳焊接座3的材料为铜或铝,极耳焊接座3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螺栓7的螺纹孔,正极侧极耳焊接座3为铝材质,负极侧极耳焊接座3为铜材质,螺栓7的材料为铜或铝,极耳焊接座3作用包含卷芯引出的极耳焊接进行导流,使用螺栓7与外电路连接对外电路进行供电,螺栓7通过铝铆块4实现与锂电池内部元件进行连接达到供电的效果。
本专利可利用于电芯设计中,以某国内领先电芯厂商42AH电芯为例,采用卷绕工艺制作电芯,正极板涂层宽度为72mm,负极板涂层宽度为75mm,通过本专利技术,利用该盖板可使电芯高度增加5mm,计算电芯可增加容量为2.9AH,能量密度将由原180Wh/kg增加至192Wh/kg,提升了6.7%。
本专利也可利用于其他电芯设计中,尤其与带螺纹的电极柱对比更为明显,与国内领先电芯厂商22AH电芯为例,采用卷绕工艺制作电芯,卷芯为卷绕方式,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由原卷芯宽度90mm增加至110mm,可使容量提升4.9AH,能量密度将由原150Wh/kg增加至180Wh/kg,提升了20%。
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将电池盖板正负极从壳体外部转移到壳体内部,在锂离子电池的长度宽度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较传统的电池进一步提升电池容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智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智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水机及纯水机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纯水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