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开车打电话行为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124.9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赛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开车 打电话 行为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为识别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开车打电话行为识别装置,应用于交通行为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路面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人为了省时间习惯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甚至出现玩手机的行为,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百分之六十八的司机有过开车使用手机的行为,打电话时反应速度比正常情况下慢两倍,视野范围缩小近一半,开车打手机事故风险是正常情况下的四倍,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急需一种识别装置用来提醒和规范驾驶员安全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高效,增强司机安全驾驶的交通意识,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能够减少社会危害的开车打电话行为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开车打电话行为识别装置,包括:左压力传感器、右压力传感器、油门、汽车电路控制系统、时间继电器、警报器,左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右压力传感器,左压力传感器和右压力传感器同时电连接油门,油门与汽车电路控制系统之间电连接,汽车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一个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连接一个警报器。
所述左压力传感器和右压力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汽车方向盘的左右两个半圆。
所述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电路的延时时间设定为十秒。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高效;
2、增强司机安全驾驶的交通意识,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能够减少社会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开车打电话行为识别装置的外接图。
其中:1-左压力传感器;2-右压力传感器;3-油门;4-汽车电路控制系统;5-时间继电器;6-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开车打电话行为识别装置,包括:左压力传感器1、右压力传感器2、油门3、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时间继电器5、警报器6,左压力传感器1电连接右压力传感器2,左压力传感器1和右压力传感器2同时电连接油门3,油门3与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之间电连接,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电连接一个时间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5电连接一个警报器6。
所述左压力传感器1和右压力传感器2分别分布在汽车方向盘的左右两个半圆。
所述时间继电器5的输出电路的延时时间设定为十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在使用过程中,在汽车方向盘的左右各设置半圈的压力传感器,分为左压力传感器1和右压力传感器2,左手放在方向盘的左边则左压力传感器1受力,右手放在方向盘的右边则右压力传感器2受力,当司机驾驶汽车的时候,左右手同时放在方向盘的左右两边,左压力传感器1和右压力传感器2便同时受力,再通过踩动油门3电性连接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接收到左右压力传感器同时受力的指令便不会启动警报器6;若左压力传感器1或右压力传感器2单个受力且司机尚未踩动油门3,则单个受力的指令与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不产生电性连接,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同样不启动警报器6;若左压力传感器1或右压力传感器2单个受力且司机已经踩动油门3,则压力传感器单个受力的指令通过油门3电性连接到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汽车电路控制系统4识别到压力传感器单个受力且已经踩动油门3的指令后启动时间继电器5开始计时十秒时间,此十秒时间范围内允许司机换挡或开车窗,在踩动油门3情况下压力传感器单个受力超过十秒时间则视为司机在一边单手开车一边打电话,此时警报器6开始报警,及时有效地提醒和规范驾驶员正确驾驶车辆,减少驾驶员违规驾驶,提高了交通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赛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赛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防撞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车内遗留人员报警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