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500kv线路型避雷器芯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1576.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陈成刚;陈展;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中祥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500 kv 线路 避雷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器过电压保护避雷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500kv线路型避雷器芯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及全国联网在我国的推广,为了适应我国电网的互联和规模的扩大,电力行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提高超高压线路输送能力和输电可靠性。500kV超高压线路以其输电距离远、电能损耗小而得到广泛运用,但其由于分布地域广,输电走廊气候复杂,极易因雷击而跳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线路型避雷器被广泛使用,但一般复合外套线路用避雷器大部分依靠复合外套与两端法兰螺纹连接为避雷器提供机械强度,但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由于避雷器自重过大,该结构不能适应如此大的拉力。
同时现有线路型避雷器采用环形电阻片与穿芯棒结构,由于电阻片与穿芯棒之间的间隙过大,当避雷器横置运输或安装时,因为穿芯杆变形而导致电阻片出现间隙或互相挤压摩擦而损坏电阻片,当避雷器动作时,环形电阻片柱内部间隙可能成为绝缘损坏的通道。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现有技术领域的一个攻关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找到一种结构紧凑的芯组组装结构,减少电阻片与穿芯棒之间的间隙,隔绝放电通道,为横置的电阻片柱提供机械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500kv线路型避雷器芯组结构,包括复合外套、金具、环氧绝缘棒、弹簧机构、芯组,所述复合外套内上端金具将所述环氧绝缘棒压接后装入所述弹簧机构内,所述环氧绝缘棒外缠绕有绝缘胶带,所述绝缘胶带外设置有芯组,所述芯组设置在所述复合外套内,所述复合外套内下端金具通过端部法兰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芯组包括环形电阻片和垫片,所述环形电阻片和垫片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胶带是硅橡胶自粘袋缠绕层。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外套组成材料是硅酮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机构包括弹簧、导电带、双组份灌封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个复合外套、芯组、环氧绝缘棒、绝缘带,所述芯组包括环形电阻片和垫片,将上端金具与环氧棒压接,并装入弹簧机构,再依次放入电阻片并同时用绝缘胶带缠绕环氧棒,并保证电阻片间接触良好,待电阻片叠放完成,低压端用端部法兰封闭,并压接于环氧棒外部缠绕绝缘带,当避雷器横置时,环氧棒中部向下弯曲时,由于绝缘带层直接接触电阻片,电阻片与复合外套接触,提供支撑力,使绝缘棒变形很小,保证了电阻片间的良好接触,由于绝缘棒与电阻片无气腔,减少了电阻片内部闪络的几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绝缘棒外部用绝缘胶带保护,同时采用放置电阻片与缠绕芯组同时的组装工艺的方法,保证了电阻片接触良好及电阻片柱与绝缘棒间隙最小。以上方法吸收了复合绝缘子机械强度高的优点,摒弃了原有绝缘棒穿芯结构,与电阻片间隙大,绝缘棒变形大,电阻片易磨损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可实现环形电阻片与绝缘棒的穿芯结构电气接触良好、机械强度大,机构紧凑、环内无气腔,保证了500kV线路型避雷器运输及运行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 复合外套,2. 上端金具,3. 环氧绝缘棒,4. 弹簧机构,5. 芯组,6. 绝缘胶带,7. 下端金具,8. 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型500kv线路型避雷器芯组结构,包括复合外套1、金具、环氧绝缘棒3、弹簧机构4、芯组5,所述复合外套1内上端金具2将所述环氧绝缘棒3压接后装入所述弹簧机构4内,所述环氧绝缘棒3外缠绕有绝缘胶带6,所述绝缘胶带6外设置有芯组5,所述芯组5设置在所述复合外套1内,所述复合外套1内下端金具7通过端部法兰8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芯组5包括环形电阻片和垫片,所述环形电阻片和垫片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胶带6是硅橡胶自粘袋缠绕层。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外套1的组成材料是硅酮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机构4包括弹簧、导电带、双组份灌封硅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中祥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阳中祥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1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设备可靠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比例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