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1118.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6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庆芬;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02;C23C28/00;C23C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9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耐高温 腐蚀 纳米 涂层 冷轧 镀铝 生产 用泵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镀铝锌用生产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
背景技术
在冷轧带钢镀锌生产线上,漂浮在锌鼻子设备内部锌液表面的锌渣是影响镀锌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在锌鼻子前端的裙边两侧设计了锌渣泵,通过锌渣泵将锌液表面的锌渣抽走,降低锌液中锌渣含量,以达到提高镀锌钢带表面质量的要求。
然而锌渣泵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锌锅的温度可达570-650℃,喷溅的锌铝熔融金属具有一定的粘性,容易粘结在泵壳上,且高温状态的锌渣溅落在锌渣泵壳上对泵壳具有较大的腐蚀性,在高温状态下泵对泵壳磨损严重,平均安全使用寿命为3-5天,造成生产安全隐患。因此锌渣泵的泵壳使用有固定周期,需要经常停机更换备件,这就大大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运行,降低了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现有生产线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冷轧带钢镀锌生产用泵壳在使用过程中易腐蚀及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包括泵壳100,所述泵壳100表面设有纳米复合涂层200;所述纳米复合涂层200为梯度纳米结构,包括金属纳米层201、纳米金属-陶瓷层202和纳米陶瓷层203。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金属纳米层201和纳米陶瓷层203中的金属颗粒和陶瓷颗粒为纳米晶粒。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纳米金属-陶瓷层202 中的金属颗粒和陶瓷颗粒为亚微米晶粒。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泵壳100为316L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纳米复合涂层200厚度为200-300μm。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金属纳米层201 的厚度为30-60μm。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纳米金属-陶瓷层 202的厚度为100-140μm。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纳米陶瓷层203 的厚度为70-100μm。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所述泵壳100内表面纳米复合涂层101的厚度小于其外表面纳米复合涂层102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纳米复合涂层采用梯度纳米结构,以满足镀铝锌生产用泵的泵壳耐腐蚀综合性能的要求;该具有梯度纳米复合涂层的泵壳兼具机械载荷及耐高温性能,可以长期稳定地运行,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简便、安全、成本低廉等特点,施加该梯度纳米复合涂层后的泵壳可以使泵壳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天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泵壳,101-内表面纳米复合涂层,102-外表面纳米复合涂层,200-纳米复合涂层,201-金属纳米层,202-纳米金属-陶瓷层,203-纳米陶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纳米涂层的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包括泵壳100,泵壳100表面设有纳米复合涂层200;纳米复合涂层200为梯度纳米结构,包括金属纳米层201、纳米金属-陶瓷层202 和纳米陶瓷层20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该冷轧镀铝锌生产用泵壳上,金属纳米层201和纳米陶瓷层203中的金属颗粒和陶瓷颗粒为纳米晶粒。纳米金属- 陶瓷层202中的金属颗粒和陶瓷颗粒为亚微米晶粒。泵壳100为316L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1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