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植、养殖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822.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8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圣峰;古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峻华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养殖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养殖循环系统,尤其是一种水面种植和水下养殖的可循环综合系统,属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采用土壤作为基质,种植面积受限于土地面积,且病虫害防治必不可少。无土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种植效率高、作物生长快、病虫害少、种植过程可控等优点,使得该技术具有空间优势、生产优势及品质优势。
作为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水培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水培是采用浮具将种植杯固定,种植杯内进行作物的种植,或者作物直接通过浮具固定、种植,浮具漂浮于水面,植物吸收水体的营养液进行生长。传统水培仅在水面进行种植,随着技术的进步水体的下层空间也已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以提高整体经营效益。但是种、养结合的水培技术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池体结构而无法进行水体的循环。受限于这种模式,种、养的效率及经济效益受到显然的限制,并且水质控制和保持难度大,作物根部受污染概率大,使得种、养的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种植、养殖循环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循环设计,克服传统水培中种植、养殖在单一池体中进行的缺点,提高种、养的效率,降低种、养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植、养殖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包括:
用于该循环系统营养液制备及储存的第一池体;
用于水面种植和水体养殖的第二池体,该第二池体内设有用于水面种植的浮具;
用于进行水体净化的第三池体,该第三池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水体净化的装置,或装填、铺设有用于对水体净化的材料;
以及,
用于将各池体间连通以进行水体交换的管路,该管路包括:
用于将第一池体内水体输送至第二池体的第一管路;
用于将第二池体内水体输送至第三池体的第二管路;
用于将第三池体内净化后的水体输送至第一池体的第三管路。
进一步的,第二管路包括用于将第二池体内上层水体输送至第三池体的第二支管路和将第二池体内底层水体和杂质输送至第三池体的第二支管路;
进一步的,该第三池体内设置有用于水面种植的浮具,以及具有水体养殖的空间。
进一步的,该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内设置有增加水体氧浓度的设备。
进一步的,该第一池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
进一步的,在该循环系统内,进行水体交换的管路上设置有可对水体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或/和对水体进行磁化的水磁化装置。
进一步的,在该循环系统内,具有至少1个用于外部水源补入的补水通道。
进一步的,该第一池体包含多个单元池体,第三管路将第三池体与第一池体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池体连通。
进一步的,该第二池体包含相并列的多个单元池体。
进一步的,该第三池体包含依次串联的多个单元池体,第二管路将第二池体与第三池体首端的单元池体连通,第三管路将第三池体尾端的单元池体与第一池体连通。
进一步的,该第二池体或/和第三池体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浮具放置范围的框架。
该种植、养殖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二池体的浮具上用于作物的种植,水下空间用于鱼、虾、贝壳类的养殖,第三池体内设置对水体净化的装置(一体式过滤设备),或装填、铺设对水体净化的材料(生化过滤棉、活性炭、碎石等),第三池体内也可以设置浮具用于作物的种植,水下空间用于鱼、虾、贝壳类的养殖。第一池体内进行营养液制备及存储(营养液制备及储存是指依托第一池体的物理空间,进行营养液的配置、制作、调整或存储),合格的营养液送入第二池体,进入第二池体后的营养液通过水面种植空间和水下养殖空间后,通过第二管路进行排出至第三池体,通过第三池体后的净化后的水再返回第一池体,用于暂存,也利用第一池体进行营养液的重新调整,重新输送至第二池体内,如此进行循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了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的循环方案,使得该种植、养殖循环系统的水体可控性得到加强,水体在该系统内具有自净化的能力,能够满足高密的种植、养殖需要,水质控制和保持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有效的降低了种、养的风险,该循环体系的建立使得高效空间利用的种植、养殖得以实现,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种植、养殖过程控制的精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峻华,未经古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循环利用型金鱼缸
- 下一篇:一种鱼植共养桌面观赏装置